[發明專利]一種分層壓裂裂縫溝通識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934384.3 | 申請日: | 2016-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1920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26 |
| 發明(設計)人: | 陳培勝;蘇權生;鄭彬濤;陳磊;王昊;王華;宋李煜;楊峰;劉霜;盧娜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21B49/00 | 分類號: | E21B49/00;E21B47/06 |
| 代理公司: | 濟南日新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劉亞寧 |
| 地址: | 257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層壓 裂縫 溝通 識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分層壓裂裂縫溝通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分層壓裂施工時,獲取各層的溫度、壓力參數,將獲取的各層的溫度、壓力參數制成溫度、壓力隨時間變化的曲線,根據相鄰兩地層壓裂時的溫度和/或壓力曲線的同步變化程度,初步判定相鄰兩地層的裂縫的溝通程度。本發明采用分層壓裂壓力溫度監測,利用壓裂時每層壓力和溫度的“唯一性”,不僅可以錄取井下壓力資料用于裂縫評價,還可以有效的識別壓裂裂縫溝通情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屬于油田開采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分層壓裂裂縫溝通識別方法。
背景技術
在改造頁巖等致密油氣儲層的水力壓裂工程中,如何評估和預測水力裂縫的溝通程度是壓裂改造工程的關鍵環節之一。
統計表明分層壓裂壓后產量一般為同區塊同層位籠統壓裂的2.2倍。但在統計的過程中,也發現有大約25%左右的分層壓裂井的效果等同于籠統壓裂。根據部分井壓后井溫資料分析,認為出現了“裂縫溝通”的現象,導致了分層壓裂的液體絕大部分進入了溝通層,沒有實現分層壓裂的效果。液體“溝通”的原因不外乎有幾種:封隔器失效、竄槽和地層內部溝通。目前對此的評價主要有壓前壓后井溫和示蹤陶粒。不論是井溫測試,還是示蹤陶粒,都需要動用測試設備,費用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分層壓裂裂縫溝通識別方法。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分層壓裂裂縫溝通識別方法,包括:在分層壓裂施工時,獲取各層的溫度、壓力參數,將獲取的各層的溫度、壓力參數制成溫度、壓力隨時間變化的曲線,根據相鄰兩地層壓裂時的溫度和/或壓力曲線的同步變化程度,初步判定相鄰兩地層的裂縫的溝通程度。
進一步,當相鄰兩地層壓裂時的溫度曲線或壓力曲線的變化趨勢不同,可初步判定該相鄰兩地層的裂縫沒有溝通;當相鄰兩地層壓裂時的溫度曲線或壓力曲線的變化趨勢相同,可初步判定該相鄰兩地層的裂縫已經溝通。
進一步,在分層壓裂施工前,將壓溫計隨分層壓裂施工管柱下入井下,在進行壓裂施工時,壓溫計對壓裂施工進行動態監測,獲取各層相應的溫度、壓力參數并進行存儲。
進一步,在相鄰兩地層中,壓裂下層時,由于流體經過同一管柱通道,因此溫度都有一個很大的降低,形成一個“凹子”;投球封堵下層,壓裂上層時,上下兩層是兩個獨立的壓力溫度系統,流體只經過上層管柱,因此上層的溫度變化形成了兩個“凹子”,而下層只有一個“凹子”,此時可認為相鄰兩地層壓裂時的溫度曲線的變化趨勢不同。
進一步,當相鄰兩地層壓裂時,兩地層的溫度曲線同步變化且壓力曲線也同步變化,說明封隔器失效或竄槽,此時裂縫通過管內或管外溝通,可判定該相鄰兩地層的裂縫已經嚴重溝通。
進一步,當相鄰兩地層壓裂時,兩地層的溫度曲線同步變化但壓力曲線不同步變化,可初步判定該相鄰兩地層的裂縫中等溝通或嚴重溝通。
進一步,當初步判定相鄰兩地層的裂縫沒有溝通時且所述相鄰兩地層的地層和壓裂參數基本一致時,還包括通過相鄰兩地層的壓裂后的溫度曲線的溫度恢復趨勢進一步確認相鄰兩地層的裂縫溝通情況的步驟;當該相鄰兩地層中下層的溫度恢復快于上層時,判定該相鄰兩地層裂縫沒有溝通;當該相鄰兩地層中下層的溫度恢復不快于上層時,判定該相鄰兩地層裂縫已經溝通且溝通為輕微溝通;
當初步判定相鄰兩地層的裂縫已經溝通時且所述相鄰兩地層的地層和壓裂參數基本一致時,還包括通過相鄰兩地層的壓裂后的溫度曲線的溫度恢復趨勢進一步確認相鄰兩地層的裂縫溝通情況的步驟;當相鄰兩地層的壓裂后的溫度曲線的溫度恢復趨勢不同時,說明該相鄰兩地層中上層的流體沒有進入下層,判定該相鄰兩地層裂縫已經溝通且溝通為輕微溝通;當該相鄰兩地層的壓裂后的溫度曲線的溫度恢復趨勢相同時,說明該相鄰兩地層中上層的流體已經進入下層,判定該相鄰兩地層裂縫已經溝通且溝通為中等溝通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93438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