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葉片型面粗糙度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930480.0 | 申請日: | 2016-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9556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6 |
| 發明(設計)人: | 蒲雙龍;鄧杰;李惠;羅培真;江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成發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21/30 | 分類號: | G01B21/3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專利事務有限責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黃幼陵 |
| 地址: | 610503 四川省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葉片 粗糙 檢測 裝置 | ||
1.一種葉片型面粗糙度檢測裝置,包括粗糙度儀(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高度尺(6)、換向接頭組件(3)、第一連接件(4)和第二連接件(5);
所述第一連接件(4)由第一連接桿(4-1)和第一連接頭(4-2)構成,所述第二連接件(5)由第二連接桿(5-1)和第二連接頭(5-2)構成;
所述換向接頭組件(3)由手柄(3-1)、夾頭(3-2)、雙連接螺桿(3-3)和導套(3-4)組成,手柄(3-1)的中心部位設置有螺孔,雙連接螺桿(3-3)由螺桿段(3-3-1)及與螺桿段中心線相同的套管(3-3-2)構成,螺桿段(3-3-1)的外螺紋與手柄中心部位設置的螺孔內螺紋相匹配,套管(3-3-2)為兩端封閉的空心管,套管的管壁上設置有與第一連接桿(4-1)匹配的第一夾持孔(3-3-3),所述第一夾持孔的中心線與套管的中心線垂直相交,導套(3-4)為一端封閉的空心管,導套內孔的孔徑大于雙連接螺桿中套管(3-3-2)的外徑,導套封閉端設置有供雙連接螺桿的螺桿段(3-3-1)穿過的第一過孔(3-4-1),導套管壁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連接桿(4-1)匹配的第二夾持孔(3-4-2),所述第二夾持孔的中心線與導套的中心線垂直相交,夾頭(3-2)的上部設置有與第二連接桿(5-1)匹配的第三夾持孔(3-2-1),夾頭下部設置有供雙連接螺桿的螺桿段穿過的第二過孔(3-2-3),所述第二過孔(3-2-3)的中心線與所述第三夾持孔(3-2-1)的中心線在水平面的投影相互垂直,從第三夾持孔的底壁至夾頭下部底面設置有一個貫穿夾頭下部的開口(3-2-2);
上述構件的組合方式:所述導套(3-4)套裝在雙連接螺桿的套管(3-3-2)上,且導套(3-4)管壁上設置的第二夾持孔(3-4-2)與套管管壁上設置的第一夾持孔(3-3-3)中心線重合;所述雙連接螺桿的螺桿段(3-3-1)穿過夾頭下部設置的第二過孔(3-2-3)與手柄(3-1)中心部位設置的螺孔組合;所述第一連接件的第一連接頭(4-2)與粗糙度儀(1)可拆卸式固連,第一連接件的第一連接桿(4-1)與所述第一夾持孔(3-3-3)、第二夾持孔(3-4-2)套連;所述第二連接件(5)的第二連接頭(5-2)與高度尺的固定框(6-1)可拆卸式固連,第二連接件(5)的第二連接桿(5-1)與夾頭上部設置的第三夾持孔(3-2-1)套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葉片型面粗糙度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連接件(4)中,第一連接桿(4-1)為圓桿,第一連接頭(4-2)的橫截面為L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葉片型面粗糙度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連接件(5)中,第二連接桿(5-1)為圓桿,第二連接頭(5-2)的橫截面為矩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葉片型面粗糙度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貫穿夾頭下部的開口(3-2-2)的寬度b=3mm~4mm。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葉片型面粗糙度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貫穿夾頭下部的開口(3-2-2)的寬度b=3mm~4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成發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四川成發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93048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