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牡丹花精油的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925109.5 | 申請日: | 2016-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0040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8 |
| 發明(設計)人: | 謝澤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省龍里縣澤洋生態科技種養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1B9/02 | 分類號: | C11B9/02;A61K36/71;A61K36/65;A61P37/08;A61K35/644;A61K31/216;A61K31/7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創佳為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張梅 |
| 地址: | 551200 貴州省黔南布依***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牡丹花 精油 制作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牡丹花精油的制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驟:(1)萃取;(2)分子蒸餾;(3)添加輔料。本發明采用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萃取牡丹花精油,最后牡丹花精油可以與二氧化碳自然分離,一方面可以保持牡丹花的自然香味;另一方面無溶劑污染,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同時還添加馬齒莧提取液、蘆薈多糖等輔料,起到防過敏的作用,有效提高牡丹花精油的品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植物提取精油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牡丹花精油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牡丹花,花大型美、色澤艷麗,花朵雍容華貴、華貴,被譽為花中之王,是我國傳統名貴花卉之一。牡丹花具有濃郁優美的香氣,從牡丹鮮花中提取的牡丹花精油廣泛應用于日化、食品等行業。
但是牡丹每年開花一次,花期僅一周,花瓣嬌潤,采收后容易發霉,不易保存,給牡丹精油的研制和生產帶來了許多困難。目前市場上的植物精油是由精油和化學添加劑復配而成。傳統的對植物花朵中精油提取的方法,多為溶液浸提法、水煎煮法,這些提取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鮮花中的不穩定組分,造成浸膏香氣與鮮花香味的差別,另外其有效提取率不高,存在有機溶劑殘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牡丹花精油的制作方法,保持牡丹花香味,同時無溶劑污染,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并且具有防過敏的作用,有效提高牡丹花精油的品質。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牡丹花精油的制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1)萃取,采摘牡丹鮮花,以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為萃取溶劑,在萃取壓力20-30Mpa,萃取溫度45℃-55℃,分離器I 壓力12-18Mpa,溫度53℃-57℃,分離器II壓力6-10Mpa,溫度18℃-22℃,萃取時間2-3h的條件下萃取制備牡丹浸膏;
(2)分子蒸餾,在進料溫度55℃,蒸餾溫度溫度135℃、真空度50Pa、牡丹浸膏流量240ml/h、刮膜轉速360r/min、冷卻溫度22℃的條件下,在蒸餾器中用分子蒸餾的方法從牡丹浸膏里提取初級牡丹花精油;
(3)添加輔料,在初級牡丹精油中添加輔料馬齒莧提取液、蜂蜜、蘆薈多糖、芥子堿中的一種或多種混合,得牡丹花精油。
前述的牡丹花精油的制作方法,所述步驟(3)中輔料的總重量占初級牡丹花精油的0.5-1.3%。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采用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萃取牡丹花精油,最后牡丹花精油可以與二氧化碳自然分離,一方面可以保持牡丹花的自然香味;另一方面無溶劑污染,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同時還添加馬齒莧提取液、蘆薈多糖等輔料,起到防過敏的作用,有效提高牡丹花精油的品質。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好的理解本發明,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實施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不會對本發明構成任何的限定。
實施例1:
一種牡丹花精油的制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1)萃取,采摘牡丹鮮花,以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為萃取溶劑,在萃取壓力25Mpa,萃取溫度50℃,分離器I 壓力15Mpa,溫度55℃,分離器II壓力8Mpa,溫度20℃,萃取時間2.5h的條件下萃取制備牡丹浸膏;
(2)分子蒸餾,在進料溫度55℃,蒸餾溫度溫度135℃、真空度50Pa、牡丹浸膏流量240ml/h、刮膜轉速360r/min、冷卻溫度22℃的條件下,在蒸餾器中用分子蒸餾的方法從牡丹浸膏里提取初級牡丹花精油;
(3)添加輔料,在初級牡丹精油中添加輔料馬齒莧提取液混合,得牡丹花精油。
所述步驟(3)中輔料的總重量占初級牡丹花精油的0.9%。
實施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省龍里縣澤洋生態科技種養殖有限公司,未經貴州省龍里縣澤洋生態科技種養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92510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