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和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917668.1 | 申請日: | 2016-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449844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9 |
| 發明(設計)人: | 陳云琳;王佶;閆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L31/055 | 分類號: | H01L31/055;H01L3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師事務所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 地址: | 100044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太陽能 發電 系統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太陽能發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和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世界能源的危機,環境污染的加重,利用清潔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的化石能源,以解決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的問題,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科技發展的必然趨勢。太陽能電池是一種可以有效吸收太陽能,并將其轉換成電能的器件,也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中最重要的部件,因此太陽能電池一直是清潔可再生能源研究的熱點。最近國家能源局在"十二五"太陽能產業發展基礎上,研究起草了《太陽能利用"十三五"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能源“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提出了繼續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發展,并探討成立國家光伏產業投資基金,通過國家注資、企業投資和社會參和的形式,為光伏產業公共技術平臺建設、關鍵基礎理論研究、核心設備國產化、全球人才培養等無法完全市場化的創新環節提供資金支持。
目前,太陽能電池產業發展迅速且光電轉換效率不斷提高,各種新材料、新技術發展迅速,但系統發電的成本仍然高出常規能源許多。太陽能電池目前存在光電轉換效率低、系統造價高、電池穩定性差以及運行受環境影響較大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人們提出了許多解決方案,同時開拓了很多新的研究方向,為降低太陽能光伏發電成本,其方法之一是提高電池片單位面積的照射光強,從而發展聚光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
常規的聚光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通過使用透鏡或者反射鏡將光聚集到狹小的面積上來提高太陽電池的輸出功率,這種光學聚光會產生熱效應損害太陽電池的發電效率,因而需要使用高效的冷卻裝置,同時太陽追蹤器的高昂費用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和制備方法,制造工藝方便,容易實現。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包括:
陣列熒光光波導和太陽能電池;所述太陽能電池設置在所述陣列熒光光波導的側面;
所述陣列熒光光波導包括:從上到下依次設置的第一基板、熒光層、第二基板。
一種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制造方法,包括:
制備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
在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中間設置熒光層;
在所述基板的側面設置太陽能電池。
由上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的制造工藝方便,容易實現。
本發明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這些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所述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主視圖;
圖2a、圖2b、圖2c分別是本發明所述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俯視圖;
圖3是本發明所述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4a、圖4b、圖4c、圖4d分別是本發明所述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熒光物質的光譜特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所述實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方式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解釋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如圖1和圖2a、圖2b、圖2c所示,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包括:
陣列熒光光波導1和太陽能電池2;所述太陽能電池設置在所述陣列熒光光波導的側面;
所述陣列熒光光波導1包括:從上到下依次設置的第一基板11、熒光層12、第二基板13。
所述熒光層12包括:依次設置的光波導陣列單元121,所述光波導陣列單元之間設置有光波導陣列單元間隙122。
所述光波導陣列單元121包括:熒光物質1211和儲存所述熒光物質的介質1212;
所述光波導陣列單元間隙122包括:真空、氣體或折射率比所述第一基板的材料的折射率低的材料;
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折射率均大于所述光波導陣列單元間隙材料的折射率。
所述光波導陣列單元121的形狀為:矩形、多邊形、圓形、扇形和不規則圖形中的一種及其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交通大學,未經北京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91766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31-00 對紅外輻射、光、較短波長的電磁輻射,或微粒輻射敏感的,并且專門適用于把這樣的輻射能轉換為電能的,或者專門適用于通過這樣的輻射進行電能控制的半導體器件;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這些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導體本體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轉換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輻射控制通過該器件的電流的,例如光敏電阻器
H01L31-12 .與如在一個共用襯底內或其上形成的,一個或多個電光源,如場致發光光源在結構上相連的,并與其電光源在電氣上或光學上相耦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