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歧化催化劑及其用途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917076.X | 申請日: | 2016-10-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7091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董靜;宣東;王仰東;宋慶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01J23/30 | 分類號: | B01J23/30;B01J23/31;B01J23/36;B01J23/68;B01J23/888;B01J29/03;C07C6/04;C07C1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催化劑 及其 用途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歧化催化劑及其用途,主要解決以往技術比較單一,只針對乙烯和丁烯歧化制備丙烯技術,不能隨市場上產品價格波動靈活調變,以及丙烯歧化反應中催化劑容易失活的問題。本發明采用一種歧化催化劑,以重量份數計,包括4~98份的催化劑Ⅰ和2~96份的催化劑Ⅱ;催化劑Ⅰ為鎢基或鉬基或錸基催化劑;催化劑Ⅱ為堿金屬和/或堿土金屬氧化物的技術方案,較好的解決了該問題。該方法可以根據市場上產品價格的波動,靈活的調變產品結構,調變過程中裝置、催化劑和工藝流程保持不變,經濟成本,可用于烯烴歧化制備乙烯的工業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歧化催化劑及其用途;具體是涉及一種烯烴歧化制備乙烯的催化劑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烯烴歧化是通過在過渡金屬化合物催化劑的作用下,使烯烴中C=C雙鍵斷裂并重新形成,以獲得新的烯烴產物的過程。
烯烴歧化技術是調節產品結構的有效技術手段之一。以丙烯為原料,由丙烯歧化制備乙烯和丁烯可以擴大低級烯烴生產的選擇,是提供利用價值較高的烯烴的有效過程。反之,也可以以乙烯和丁烯為原料生產丙烯。
目前關于以乙烯和丁烯為原料生產丙烯的專利較多,而以丙烯為原料進行歧化的逆反應的專利國內幾乎沒有報道。美國專利US3,365,513報道了采用丙烯為原料進行歧化,以氧化硅負載氧化鉬或者氧化鎢作為歧化催化劑,生成乙烯和丁烯的反應,其中主要考察了催化劑中的雜質,反應溫度,催化劑預處理溫度和氣氛等因素對反應結果的影響。
但是由于反應本身的特點以及催化劑的酸性特征,反應過程中的副反應較多,不止有丙烯的歧化反應,還涉及到丙烯和碳四的歧化等二次歧化反應、烯烴的裂解,齊聚和聚合反應使得催化劑表面容易結焦,從而導致催化劑的失活,影響催化劑的壽命。劉炳麟等人的報道中,通過溫度由315℃升至420℃,催化劑壽命可以達到40h。
CN200810043969.1涉及一種乙烯和丁烯合成丙烯的催化劑,主要解決以往技術中存在的丙烯選擇性低,催化劑壽命短的問題。本發明通過采用一種用于乙烯和丁烯合成丙烯的催化劑,以重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a)1~30份的氧化鎢;b)70~99份的MCM-22分子篩載體的技術方案,較好地解決了該問題,可用于乙烯和丁烯合成丙烯的工業生產。
CN201010261855.1涉及一種碳四歧化制丙烯的方法,主要解決以往技術中存在的需消耗乙烯或催化劑活性低的問題。本發明通過采用碳四為原料,在反應溫度為300~520℃,反應壓力為0~2MPa,重量空速為1~10小時-1條件下,原料通過催化劑床層,生成丙烯,催化劑以重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a)4~30份選自氧化鎢、氧化鉬或氧化錸中的至少一種;b)70~96份的SiO2載體的技術方案,較好地解決了該問題,可用于碳四歧化制丙烯的工業生產。
CN201210150441.0涉及一種烯烴歧化制丙烯的催化劑,主要解決以往技術中存在的催化劑壽命短的問題。本發明通過采用高純度硅膠和硅溶膠,催化劑以重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a)4~20份氧化鎢;b)80~96份的氧化硅載體,選用載體中鈉重量含量小于280ppm;鋇重量含量小于900ppm;硫重量含量小于500ppm的技術方案,較好地解決了該問題,可用于烯烴歧化制丙烯的工業生產。
CN201210412603.3涉及一種流化床烯烴歧化制丙烯的方法,主要解決以往技術中存在催化劑快速結焦失活的問題。本發明通過采用流化床烯烴歧化制丙烯的方法,以乙烯和丁烯為原料,在反應溫度為320~500℃,反應壓力以絕壓計為0~1MPa,重量空速為1~20小時-1的條件下,原料與流化床催化劑接觸反應生成含丙烯的物流,其中所用的流化床催化劑以重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份:a)1~20份的氧化鎢,b)80~99份的氧化硅載體的技術方案,較好地解決了該問題,可用于烯烴歧化制丙烯的工業生產。
上述文獻均存在歧化技術不夠靈活,產品結構單一、未能生產乙烯等問題。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91707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