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并列底艙水氣混合擴容增壓噴射動力推進艦船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910983.1 | 申請日: | 2016-10-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859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峰;董蘭田 | 申請(專利權)人: | 董蘭田 |
| 主分類號: | B63H5/07 | 分類號: | B63H5/07;B63H11/02;B63B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013 山東省濟***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并列 底艙 水氣 混合 擴容 增壓 噴射 動力 推進 艦船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海軍裝備,具體涉及一種并列底艙水氣混合擴容增壓噴射動力推進艦船。
二、背景技術:
大國海軍圍繞艦船規模、速度、續航、隱身、抗破壞、抗打擊、海況適應等攻防性能進行著不懈地創新和改進,力圖以新的技術優勢搶占更有力的位置。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以上現狀和趨勢,,提供一種速度快、吃水淺、抗打擊、攻擊性和生存能力更強的并列底艙水氣混合擴容增壓噴射動力推進艦船。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并列底艙水氣混合擴容增壓噴射動力推進艦船,包括左底艙、右底艙、中底艙、螺旋槳、射水口、進氣口、出氣口、氣道和加壓渦扇,其特征是左底艙和右底艙為突出于艦船底板兩側縱向平行排列,左底艙和右底艙之間的中后部設置為中底艙,中底艙的前方為前水道,后方為后水道;中底艙內部縱向中分為過渡性圓筒形,并分別由前而后設置進水口、螺旋槳、混氣水道和射水口;混氣水道外上側筒壁上設置錯位排列的,具有一致導向性的條縫狀出氣口;在艦船后部甲板兩側設置進氣口及連通出氣口的氣道,在進氣口處的氣道內設置加壓渦扇;由螺旋槳驅動的高壓水流與加壓渦扇驅動的高壓氣流,在混氣水道內混合,形成體積爆膨且具壓縮彈性的水氣混合旋流,經射水口噴出形成的動力推動艦船前進。
本發明的并列底艙水氣混合擴容增壓噴射動力推進艦船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
1、艦船底部設計為等高平底的左底艙、右底艙和中底艙,顯著增大了漂浮面積,降低了單位面積的浮力強度,吃水淺,更能適應淺水碼頭停靠和淺水濱海水域活動。
2、螺旋槳設置于艦船下面的中底艙內,通過前水道和后水道實現排水過程,前后均正面面對無阻擋的水體空間,不但大部消除了艦船水下部分前方的正面阻力,高速運轉時更轉化為正向拉力,后方的反向拉力轉化為正向推力。
3、在封閉的中底艙內螺旋槳后方設置高壓氣體射流,通過單向定向的出氣口混入射流水體,大大提高了所排水體的體積,使推力更大更強勁,其導向的氣體射流混入過程使排出水體形成旋流,推進效率更高更強更集中,同時使這種推力賦予持續的彈性。
4、螺旋槳設置于艦船后下部的中底艙,第一距發動機更近,可減少動力傳遞距離和環節。第二在艦體和左底艙、右底艙覆蓋的半封閉環境安全度高。
四、附圖說明:
圖1為并列底艙水氣混合擴容增壓噴射動力推進艦船的正面示意圖。
圖2為并列底艙水氣混合擴容增壓噴射動力推進艦船下面示意圖。
圖3為并列底艙水氣混合擴容增壓噴射動力推進艦船局部側剖面示意圖。
圖中:1左底艙、2右底艙、3中底艙、4前水道、5后水道、6混氣水道、7進水口、8螺旋槳、9射水口、10進氣口、11出氣口、12氣道、13加壓渦扇、14甲板、15底板。
五、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的并列底艙水氣混合擴容增壓噴射動力推進艦船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3所示,在艦船平坦底板15的下面縱向兩側設置左底艙1和右底艙2。在艦船的后部、左底艙1和右底艙2之間設置中底艙3。中底艙3的前方為前水道4,后方為后水道5。中底艙3內部縱向中分為四周封閉、兩端開放的并列兩條動力水道6,動力水道6前端為進水口7,后端為射水口9,進水口7后設置螺旋槳8,螺旋槳8后動力水道6的外上側壁上設置前后依次錯位布排的、具有一致導向性的條縫狀出氣口11。在艦船后甲板14上的兩側設置進氣口10及連通出氣口11的氣道12,在進氣口10處的氣道內設置加壓渦扇13。
艦船巡航速度行駛時,啟動動力系統帶動螺旋槳8撥水,在前水道4,動力水道6和后水道5內形成高速經向水流,由于水體體積的剛性物理特性,前水道4內及艦船前方處負壓狀態,形成艦船前進的拉力,也因同樣的原因,使常規艦船前方通常涌浪消失和減弱、阻力更小。后水道5及艦船后方形成高壓水體射流,其反作用力形成艦船前進的推力,也因同樣的原因,射流水體及時填充艦船前行騰出的負壓空間,消滅或減少艦船后負壓區形成的反向拉力。
艦船需高速前進時,加速螺旋槳8的同時,啟動加壓渦扇13,使高壓氣流經氣道12,出氣口11定向射入動力水道6內水流,使射水口9噴出水流體量爆膨并形成旋流,產生更強大推力,驅動艦船高速前進。
艦船轉向時,調整兩臺螺旋槳8轉速差實現。兩臺螺旋槳以相反方向運轉,可實現艦船360度原地旋轉。
除說明書所述的技術特征外,均為本專業技術人員的已知技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董蘭田,未經董蘭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91098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水下航行器的仿生推進裝置
- 下一篇:火箭助推冰海雪應急飛速救征艦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