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安全易清潔滅蚊燈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909894.5 | 申請日: | 2016-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144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fā)明(設計)人: | 戴岳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承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M1/04 | 分類號: | A01M1/04;A01M1/22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聯(lián)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顧伯興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安全 清潔 滅蚊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燈具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安全易清潔滅蚊燈。
背景技術
夏季時蚊蟲較多,滅蚊方法有滅蚊燈、蚊香、殺蟲劑燈多種方法,但蚊香和殺蟲劑均會散發(fā)出對人體有害的物質(zhì),因此人們較多使用滅蚊燈。
目前市場的滅蚊燈以電擊式的滅蚊效果最好,電擊式滅蚊燈的引蚊的燈管外周設有一圈電網(wǎng),電網(wǎng)外周設有一圈防護網(wǎng)防止觸電,但防護網(wǎng)若是網(wǎng)眼大了,尤其家中有孩子的,孩子手指很容易伸進去碰觸到電網(wǎng)導致觸電,若防護網(wǎng)眼小了,又會擋住燈光,降低引蚊效果,同時防護網(wǎng)格柵會阻擋蚊蟲飛入電網(wǎng)中;且電擊滅蚊蟲后,會有部分蚊蟲尸體粘在電網(wǎng)上,不易清除。
發(fā)明內(nèi)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安全易清潔滅蚊燈,結構簡單易清潔,保證光線亮度的同時,避免觸電隱患。
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安全易清潔滅蚊燈,包括上蓋、底座、燈管和電網(wǎng),所述上蓋和所述底座通過支柱連接,所述燈管上、下兩端分別連接所述上蓋和所述底座上,所述電網(wǎng)設在所述燈管外周,所述底座內(nèi)設有電路板和高壓控制器,所述底座外側壁設有控制開關,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網(wǎng)外設有防護裝置,所述上蓋和所述底座上分別對應設有連接部件,所述防護裝置的上下兩端分別通過連接部件分別于所述上蓋及所述底座對應連接。
進一步改進,所述防護裝置包括若干個防護單元,所述防護單元包括防護板Ⅰ和防護板Ⅱ,所述防護板Ⅰ和所述防護板Ⅱ的上下兩端分別通過橫桿連接,所述防護板Ⅰ和所述防護板Ⅱ構成開口向外的喇叭狀結構。
所述防護板Ⅰ和所述防護板Ⅱ豎直設在上蓋和底座之間,所述防護板Ⅰ和所述防護板Ⅱ靠近電網(wǎng)側面的上下兩端分別通過橫桿連接構成防護單元,所述防護板Ⅰ和所述防護板Ⅱ相互之間構成喇叭狀結構,外端的開口大,靠近電網(wǎng)一端的開口小,蚊蟲從所述防護板Ⅰ和所述防護板Ⅱ形成的喇叭口飛入電網(wǎng),防護單元內(nèi)端的開口寬度小于手指的寬度,手指不會碰觸到電網(wǎng),且不影響出光率,該防護單元與電網(wǎng)之間留有一定的距離,防護單元的小口端不碰觸到電網(wǎng),對人體實行雙重保護,避免觸電。
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接部件包括若干連接桿,各個所述連接桿中部橫向設有凹槽,所述防護單元上下兩端的橫桿分別對應卡設在所述凹槽中。
清潔電網(wǎng)及底座蟲尸時,可將防護單元的橫桿從連接桿的凹槽中拔下,清潔完后,將防護單元的上下兩端再分別卡設在其對應的連接桿凹槽中。
進一步改進,所述防護單元的兩個內(nèi)側面上分別設有導光棒。
為加強光照亮度,可在每個所述防護單元的所述防護板Ⅰ和所述防護板Ⅱ所構成的喇叭狀結構的內(nèi)側面上豎向設有導光棒。
進一步改進,所述上蓋頂部設有提拉環(huán),便于拎放。
本發(fā)明所述的有益效果為:結構簡單,清潔方便,保證光照亮度的情況下,有效防止觸電。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發(fā)明的內(nèi)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jù)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主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未安裝防護裝置時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防護單元結構示意圖。
圖5是所述防護單元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2中所述A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其中:1-上蓋,2-底座,21-控制開關,3-燈管,4-電網(wǎng),5-支柱,6-防護單元,61-防護板Ⅰ,62-防護板Ⅱ,63-橫桿, 7-連接桿,71-凹槽,8-導光棒,9-提拉環(huán)。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5所示,一種安全易清潔滅蚊燈,包括上蓋1、底座2、燈管3和電網(wǎng)4,所述上蓋頂部設有提拉環(huán)9,所述上蓋1和所述底座2通過支柱5連接,所述燈管3的上、下兩端分別連接所述上蓋1和所述底座2上,所述電網(wǎng)4設在所述燈管3的外周,所述底座2內(nèi)設有電路板和高壓控制器,所述底座外側壁設有控制開關21,所述電網(wǎng)4外設有防護裝置,所述防護裝置包括若干個沿所述電網(wǎng)外周設置的防護單元6,所述防護單元6包括防護板Ⅰ61和防護板Ⅱ62,所述防護板Ⅰ61和所述防護板Ⅱ62的上下兩端分別通過橫桿63連接,所述防護板Ⅰ61和所述防護板Ⅱ62構成開口向外的喇叭狀結構,所述防護板Ⅰ61和所述防護板Ⅱ62相鄰的側面上分別豎向設有導光棒8;所述上蓋1的下側面和所述底座2的上側面上分別對應設有連接部件,所述連接部件包括若干分別沿上蓋和底座圓周均勻分布的連接桿7,各個所述連接桿7上橫向設有凹槽71,所述防護單元6上下兩端的橫桿63分別對應卡設在所述凹槽71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承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蘇州承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909894.5/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