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調控油藏采油功能菌細胞表面疏水性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907409.0 | 申請日: | 2016-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6452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5 |
| 發明(設計)人: | 馮云;吳偉;汪衛東;林軍章;宋欣;王靜;段傳慧;譚曉明;巴燕;劉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2N1/38 | 分類號: | C12N1/38;C12N1/20;C12Q1/6851;C12Q1/64;C12R1/07 |
| 代理公司: | 濟南日新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劉亞寧 |
| 地址: | 257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調控 油藏 采油 功能 細胞 表面 疏水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生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調控油藏采油功能菌細胞表面疏水性的方法。該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試驗油藏中采油功能菌的檢測;采油功能菌的培養;采油功能菌細胞表面疏水性的測定;采油功能菌細胞表面疏水性的調控;物理模擬驅油效果的評價。本發明能有效提高采油功能菌細胞表面疏水性,CSH值達到80%以上;同時具有操作簡單、易于實現和效果顯著的特點,物理模擬實驗提高采收率大于15%。因此,本發明可廣泛地應用于內源微生物驅油現場試驗中。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調控油藏采油功能菌細胞表面疏水性的方法。
背景技術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是利用多種功能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來強化采油的技術,包括產生物表面活性劑微生物、產氣微生物、產酸微生物等。這些微生物以原油為碳源在地層中繁殖和運移,并代謝產生多種代謝產物,改善原油流動性或降低原油粘度,從而提高原油采收率。但微生物只能生存于水相,在油水界面進行生長代謝及原油降解過程,原油等烴類物質的疏水性是微生物代謝和降解的主要障礙。細胞表面的疏水性是決定細菌非特異性粘附到各種生物和非生物表面及界面的最重要動力之一,也是影響微生物吸收和降解疏水性有機物質的主要因素之一。細胞表面疏水性強,則有利于其粘附于原油等烴類物質的表面,能促進微生物對原油的利用和降解。因此,提高采油功能菌細胞表面疏水性對于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提高細胞表面疏水性的方法主要是改變碳源、培養時間、培養溫度和pH值,但對于以原油為唯一碳源的內源微生物驅油藏,碳源、培養時間、培養溫度和pH值條件與試驗油藏有關,無法改變,因此,不能利用上述方法提高上述試驗油藏內源微生物的細胞表面疏水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調控油藏采油功能菌細胞表面疏水性的方法,該方法具有工藝簡單、操作簡單、易于調控和效果顯著的特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調控油藏采油功能菌細胞表面疏水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試驗油藏中采油功能菌的檢測
試驗油藏中采油功能菌的檢測,具體檢測方法如下:用石油醚對試驗油藏產出液萃取進行預處理,然后通過熒光定量PCR技術對上述采油功能菌的特異基因定量,從而實現對采油功能菌進行定量檢測。
所述的采油功能菌包括地芽孢桿菌、產脂肽菌和厭氧嗜烴菌。
(2)采油功能菌的培養
采油功能菌的培養方法如下:取試驗油藏地層水100-150ml,然后加入采油功能菌的激活劑,在試驗油藏的溫度條件下靜止培養10-15d,得到采油功能菌的菌液。
所述的地芽孢桿菌的激活劑配方為蛋白胨0.5-1.2wt%、磷酸氫二鉀0.05-0.2wt%;
所述的產脂肽菌的激活劑配方為硝酸鈉0.4-1.2wt%、磷酸氫二鉀0.05-0.2wt%;
所述的厭氧嗜烴菌的激活劑配方為硝酸銨0.3-1.2wt%、磷酸氫二鉀0.02-0.2wt%。
(3)采油功能菌細胞表面疏水性的測定
采油功能菌細胞表面疏水性的測定采用微生物黏著碳氫化合物法,具體步驟如下:取上述培養好的采油功能菌的菌液于4000-5000rpm下離心10-15min,沉淀菌體用磷酸鹽緩沖液清洗后重懸,以磷酸緩沖液為對照調整菌液OD600對照組為0.5,取調整后的菌液4-5mL于潔凈的比色管中,再加入1-2mL柴油,室溫下劇烈震蕩50-60s,靜置15min分層,從下層水相中快速吸取3mL溶液,以磷酸鹽緩沖液為對照,測OD600實驗組,重復3次取平均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90740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數據緩存、發送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推力反向裝置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