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超薄導電散熱泡棉和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907358.1 | 申請日: | 2016-10-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520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13 |
| 發明(設計)人: | 鄧聯文;吳娜娜;徐麗梅;趙忠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漢品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9/00 | 分類號: | H05K9/00;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215300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薄 導電 散熱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導電泡棉,特別涉及超薄導電散熱泡棉和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導電海綿或泡棉種類產品非常多,但基本都是以導電屏蔽緩沖為主要需求,所以市場上的產品在包裹泡棉時為全包裹結構,其無法適應一些需要解決熱量降低、外觀超薄并同時導電緩沖的場合,目前市場上同時兼顧導電屏蔽緩沖散熱等特性并且可以壓縮到0.1mm以下的材料匱乏。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外觀超薄且具有導電散熱效果的超薄導電散熱泡棉。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超薄導電散熱泡棉,包括內芯泡棉,所述內芯泡棉一側設置有導電膠,所述導電膠遠離內芯泡棉一側設置有離型層,所述內芯泡棉外層周向設置有外包裹材料,所述外包裹材料沿內芯泡棉的周向連續設置,且將內芯泡棉的周向面積覆蓋66%-75%。
進一步的是:所述外包裹材料為導電布膠或散熱膠帶。
進一步的是:所述內芯泡棉為PE、PU、PP或EVA等不同高分子聚合物發泡體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內芯泡棉的厚度為0.15~10mm。
本發明還公開了超薄導電散熱泡棉制作方法,包括:根據根據所需產品尺寸,將外包裹材與內芯及導電膠裁至所需規格,再將上述材料放置泡棉成型機指定位置,進入已設計好的模具中經高溫壓合粘結背膠而成。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在內芯泡棉外層未使用全包裹結構,使得在制作壓縮過程中,使得內芯泡棉在壓縮過程中的氣體能從內芯泡棉未包邊一側排出去,使得內芯泡棉達到超薄效果,同時同樣可以實現上下導通、屏蔽、散熱、緩沖等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外包裹材料覆蓋66%時的超薄導電散熱泡棉。
圖2為外包裹材料覆蓋75%時的超薄導電散熱泡棉。
圖3為外包裹材料全包裹時的超薄導電散熱泡棉。
附圖標記:外包裹材料1、內芯泡棉2、導電膠3、離型層4。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如圖1至圖2所示的超薄導電散熱泡棉,包括內芯泡棉2,所述內芯泡棉2一側設置有導電膠3,所述導電膠3遠離內芯泡棉2一側設置有離型層4,所述內芯泡棉2外層周向設置有外包裹材料1,所述外包裹材料1沿內芯泡棉2的周向連續設置,且將內芯泡棉的周向面積覆蓋66%-75%,所述內芯泡棉2完全沒有與外包裹材料1接觸的一側為與導電膠3所處一側的相鄰邊;當66%邊包裹時,外包裹材料1與導電膠3接觸一側實現半包裹,具體結構如圖1所示,所述外包裹材料1實現75%邊包裹結構如圖2所示。本發明的超薄導電散熱泡棉各組合分步驟進行生產,最終經模具包裹模切成型,所述外包裹材料1為導電布膠或散熱膠帶,所述內芯泡棉2為PE、PU、PP或EVA等不同高分子聚合物發泡體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內芯泡棉2的厚度為0.15~10mm。原先產品為全包裹形式,具體結構如圖3所示,使得內芯泡棉內的氣體被外包裹材料阻擋住,無法排出去,使得泡棉無法被壓縮實現超薄特性,本結構的超薄導電散熱泡棉在壓縮狀態下,內芯泡棉2內的氣體可經內芯泡棉2未包邊一側排出去,使得內芯泡棉2最低可壓至0.1mm以下,且本發明同樣可以實現上下導通、屏蔽、散熱、緩沖等效果,其屏蔽效能可達60dB以上,當外包裹材料內選用銅時,本超薄導電散熱泡棉最高屏蔽效能可達100dB以上,其電阻最低可<0.01ohms,其導熱系數可達400W/mK,其壓縮性可達25%~75%。
本發明還公開了超薄導電散熱泡棉制作方法,包括:根據根據所需產品尺寸,將外包裹材與內芯及導電膠裁至所需規格,再將上述材料放置泡棉成型機指定位置,進入已設計好的模具中經高溫壓合粘結背膠而成。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漢品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昆山漢品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90735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