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紡織用筒管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902765.3 | 申請日: | 2016-10-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542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正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正華 |
| 主分類號: | B65H75/22 | 分類號: | B65H75/22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33100 | 代理人: | 梁寅春 |
| 地址: | 312362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紡織 筒管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織機組配件,特別是紡織用筒管。
背景技術
紡織工業是我國的傳統產業。紡織生產過程中,筒管是不可缺少的配件,它用于卷繞紗線并將卷繞的紗線釋放。現有技術中的紡織用筒管構造諸多,如CN105800389A和CN202808082U的紡織用筒管,它具有一內管,內管兩端部設有內螺紋,內管兩端面各壓靠一具有中心孔的環形邊盤,具有外螺紋的連接件靠壓邊盤并與內管的內螺紋配合將邊盤壓緊,連接件中心孔中內塞有襯芯。此結構的筒管,在高速轉動的使用過程中,襯芯容易脫落,由于連接件單純通過螺紋配合與內管靠合,也容易松動甚至脫落,一旦稍有松動,邊盤與內管端面就會出現縫隙,此時極易夾線,造成生產中斷或產生次品,嚴重者還會產生安全問題。CN20487327U的紡織用筒管,具有同心配合的內筒管和外筒管,內、外筒管一端面設墊圈,墊圈外面頂合蓋板,蓋板外面頂合壓蓋螺母,內、外筒管另一端靠壓底板,底板中心部配合螺釘。這種筒管零件多,構造較復雜。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紡織用筒管或是構件配合不夠牢固緊密,零件易松動甚至脫落,從而影響生產效率的提高及生產作業的安全性,或是零部件多,構造復雜等問題,為此提供本發明的紡織用筒管,本發明的紡織用筒管構造相對簡單,構件配合緊密牢固,不易松動與脫落,有利于安全生產,并提高生產效率。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具有中心管和開有中心孔的邊盤,其特殊之處是所述中心管其兩端部具有外徑收縮的頸部和頸部末端處的臺肩,所述邊盤經所述邊盤的中心孔套于所述中心管的頸部,邊盤中心孔的內口邊緣扣壓于所述中心管的臺肩,所述邊盤的中心孔外口方向具有喇叭口狀的錐面,所述中心管的頸部邊緣部分外翻形成外翻環扣,所述外翻環扣扣壓于所述邊盤中心孔的喇叭口狀的錐面,所述中心管兩端部具有內螺紋區段,該內螺紋區段配合有螺套,所述螺套外端部具有翻沿,螺套內端部內壁處具有螺套臺肩,所述螺套外端部的翻沿嵌置扣壓于所述邊盤中心孔外口部分和中心管的外翻環扣結合部的結合臺肩,所述螺套內結合有具有中心孔的內塞,該內塞內端面外緣部分靠壓于所述螺套臺肩。
優選是所述中心管的頸部具有外徑從內向外漸縮的錐面部分,與之相應,所述邊盤的中心孔具有孔徑從內向外漸縮的錐面部分。
優選是所述內塞的中心孔從內向外依次具有錐孔部分、中孔部分和擴徑孔部分。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中的中心管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中的邊盤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中的螺套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中的內塞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加工制作過程中的中心管半成品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加工制作過程中的邊盤半成品(周邊未倒圓)套于圖6的中心管半成品的組合件示意圖;
圖8是圖7組合件經液壓擠壓加工形成的組合件示意圖;
圖9是圖8組合件經車削加工和攻切內螺紋形成的組合件示意圖;
圖10本發明中的螺套半成品示意圖。
圖中標記與對應件:1中心管,11頸部,111等外徑部分,112錐面部分,12臺肩,13外翻環扣,14內螺紋區段,2邊盤,21錐面,22錐面部分,23內口邊緣,3螺套,31翻沿,32螺套臺肩,4內塞,41錐孔部分,42中孔部分,43擴徑孔部分,5結合臺肩。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正華,未經王正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90276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