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膀胱康復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901594.2 | 申請日: | 2016-10-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36135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奧泰光電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5/20 | 分類號: | A61B5/20;A61M1/00;A61M25/1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馬魯晉;朱顯國 |
| 地址: | 225006 江蘇省揚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膀胱 康復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能膀胱康復儀,包括球囊、導尿管體、壓力傳遞管道、三通接口、通氣閥結構、壓力數據采集單元和控制系統。所述球囊通過壓力傳遞管道與三通接口的第一接口相連,三通接口的另外兩個接口分別連接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其中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與外部充氣或注水裝置相連,第二管道的另一端與通氣閥結構的輸入端相連,通氣閥結構的輸出端通過壓力傳感器導管與壓力傳感器相連;壓力傳感器與控制系統相連,將采集的信號傳輸給控制系統;導尿管體的一端位于膀胱內,用于導尿。本發明的智能膀胱康復儀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數據精確度高、穩定可靠。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是一種智能膀胱康復儀。
背景技術
神經源性膀胱功能障礙是指由于中樞神經、脊椎神經或其它神經功能問題引起的膀胱功能障礙。這是一種常見病,尤其是成年人的多發病,美國統計每年有數百萬病例。神經源性膀胱功能障礙臨床上多表現為排尿困難和排尿不受控制,進而加劇膀胱功能障礙并導致更多的膀胱和泌尿系統的病變,其中,并發腎積水而導致腎功能不全,是脊椎損傷患者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治療神經性膀胱自主排尿功能障礙,臨床上常用間歇性排尿(IntermittentCatheterization)的方法。間歇性排尿可由人工按時控制導尿管進行,也可以使用儀器控制導尿管進行。這些儀器的基本原理是,通過監測膀胱內的壓力來預估膀胱內積聚的尿量,根據估計的尿量,控制導尿管道的通斷時間,達到間歇性排尿的目的。這些儀器,還可對所收集尿量進行稱重,并根據特定時間內收集的尿量和尿重,推算出尿流量或尿比重。
現有用于導尿控制的臨床儀器,檢測膀胱壓力的方法多見是將尿液導出體外,根據導出體外的尿量所產生的尿液壓力來估算膀胱內壓。實際操作上,尿液要經過一段長度的導尿管道到達積尿容器。由于病患的坐臥姿態不同,病床不同,這段導尿管道內不僅有尿液,也可能有氣體,這就帶來膀胱內壓檢測的誤差,這些誤差導致導尿控制不能精確進行。
利用上述儀器導出體外的尿量,受病患膀胱的臨床狀態、儀器的臨床使用條件、以及膀胱壓力變化等因素的實際狀況影響,不可能導出尿量太多,也不應該導出太多。因此,用于測試的排出體外的尿量有限。市面上施用于測試此尿量所產生壓力的方法,是尿液側面壓力測試方法,該方法在上述條件下所產生測試誤差極大,不能實際起到精確控制間歇性排尿的作用。
此外,這些儀器用于檢測尿流量或尿比重的方法,也因為集尿容器容積刻度和稱重傳感器的量度誤差,給所估算的尿流量或尿比重數據帶來誤差,而不能給臨床評估診斷乃至治療提供準確的數據和效果。
實踐中,間歇導尿術施行在首先要解決一個基本問題:什么時刻啟動導尿管排尿?原理上應該是根據膀胱內貯尿量和病患膀胱的容尿量來決定,但恰恰因為是病患,膀胱內的貯尿量和病患的容尿量乃至尿意,都是不明了、不可控的。
人工間歇導尿術在施行中有兩個重要問題或困難。一是施用比較麻煩,反復插用者有痛苦、容易感染、伴有水腫、出血的風險;尤其對手術中、昏迷中、或因其它原因行動不便的患者,不方便使用。二是不能給臨床和病理診斷以及療效的評估實時提供具體的尿動力學數據。
為減少上述問題帶來的不便和痛苦,需要可以同時實行自動間歇導尿和常規導尿的儀器。
再者,膀胱壓力與膀胱內積尿量乃至中樞神經感覺尿意的關系,具體數值因人而異。臨床上將通過末梢神經和中樞神經感覺到尿意,從生理上能夠忍住不進行自主排尿的意識程度,到生理感覺不可忍受的程度,分為四個等級,即初始尿意、常規尿意、強烈尿意、最大尿意。通常,成人積尿在150-300mL時感覺到的尿意定義為初始尿意,積尿達到膀胱物理容量(成人通常為600-800mL)、生理上趨于不可忍受的意識程度為最大尿意,在這之間為常規尿意和強烈尿意。在初始尿意容量和最大尿意容量之間,人的神經將及時通知排尿。而在積尿少于100mL就感到尿意,或積尿多于400mL也不感到尿意,都可以歸為神經元性膀胱功能不正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奧泰光電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揚州奧泰光電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90159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