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海洋物探拖纜的數據解析監控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895410.6 | 申請日: | 2016-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2667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7 |
| 發明(設計)人: | 陳國才;高菲;顏晗;華波;李遙;韋佳利;宋明玉;陳曦;汪瀟;張可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工業系統工程研究院;北京優科海青技術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V1/38 | 分類號: | G01V1/38;G01V1/28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天科技專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陳鵬 |
| 地址: | 10009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拖纜 地震采集 狀態數據 命令解析模塊 數據抽取模塊 數據接收模塊 解碼 處理模塊 海洋物探 監控系統 數據核心 數據解析 解串 振子 解析數據 配置參數 外部緩存 外部顯示 抽取率 解析 抽取 | ||
一種適用于海洋物探拖纜的數據解析監控系統,包括振子數據抽取模塊、數據核心處理模塊、命令解析模塊、數據接收模塊;命令解析模塊解析配置參數中的抽取率,數據接收模塊對地震采集數據、拖纜狀態數據進行解串、解碼,數據核心處理模塊將解串、解碼后的地震采集數據、拖纜狀態數據及對應解析數據送至外部緩存,振子數據抽取模塊對地震采集數據、拖纜狀態數據進行抽取后送至外部顯示。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數據解析監控技術,特別是一種適用于海洋物探拖纜的數據解析監控系統。
背景技術
海洋物探拖纜系統采集的高密度地震數據一方面需要送入存儲節點進行存儲,另一方面需要進行數據抽取進而實時監測數據質量,并通過提取拖纜狀態數據實現拖纜系統工作狀態監控。現有數據抽取主要利用AD轉換器自帶的硬件抽取模塊實現,其抽取參數是固定的,不能隨上位機指令動態變換地震數據的抽取率;同時,硬件抽取難以有效提取拖纜的狀態數據,對拖纜的工作狀態監控能力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適用于海洋物探拖纜的數據解析監控系統。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適用于海洋物探拖纜的數據解析監控系統,包括振子數據抽取模塊、數據核心處理模塊、命令解析模塊、數據接收模塊,其中
命令解析模塊,接收配置參數后進行解析,將解析得到的配置參數中的抽取率送至數據核心處理模塊;
數據接收模塊,接收海洋物探水下拖纜發送回的地震采集數據、拖纜狀態數據后進行解串、解碼后送至數據核心處理模塊;所述的拖纜狀態數據包括海洋物探水下拖纜使用時長、工作電壓監測值;
數據核心處理模塊,接收外部發送的配置參數后將配置參數送至命令解析模塊、命令解析模塊發送的配置參數中的抽取率送至振子數據抽取模塊(2);將接收到的地震采集數據、拖纜狀態數據存儲于外部緩存,同時對地震采集數據、拖纜狀態數據進行解析,將解析后的地震采集數據、拖纜狀態數據送至外部緩存;所述的配置命令包括海洋物探水下拖纜的采集參數、工作模式、自檢信息;所述的配置參數包括抽取率;
振子數據抽取模塊,按照抽取率對數據核心處理模塊接收到的地震采集數據、拖纜狀態數據進行抽取,將抽取到的地震數據、拖纜狀態數據發送至外部控制控制終端站并顯示。
所述的振子數據抽取模塊包括數據抽取單元、網絡數據交換單元,其中
數據抽取單元,接收抽取率,然后按照抽取率對數據核心處理模塊接收到的地震采集數據、拖纜狀態數據進行抽取,將抽取得到的地震采集數據、拖纜狀態數據進行打包,并將得到的數據包發送給網絡數據交換單元;
網絡數據交換單元,將得到的數據包送至外部控制控制終端站并顯示。
所述的數據核心處理模塊包括核心處理單元、數據地址緩沖單元、第一數據緩沖單元、高速緩存乒乓控制單元、第一高速緩存讀寫控制單元、第二高速緩存讀寫控制單元,第一高速緩存讀寫控制單元、第二高速緩存讀寫控制單元結構功能完全相同,其中
核心處理單元,接收配置參數后將配置參數送至命令解析模塊,接收配置參數中的抽取率并送至振子數據抽取模塊;接收地震采集數據、拖纜狀態數據后送至數據地址緩沖單元;
數據地址緩沖單元,接收地震采集數據、拖纜狀態數據并存儲;
第一數據緩沖單元,將解析后的地震采集數據、拖纜狀態數據送至外部緩存;
高速緩存乒乓控制單元,采用乒乓緩沖機制控制第一高速緩存讀寫控制單元、第二高速緩存讀寫控制單元依次讀取緩沖單元中的地震采集數據、拖纜狀態數據;采用乒乓緩沖機制控制第一高速緩存讀寫控制單元、第二高速緩存讀寫控制單元依次讀取外部緩存存儲的地震采集數據、拖纜狀態數據;接收地震采集數據、拖纜狀態數據后進行解析并送至第一數據緩沖單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工業系統工程研究院;北京優科海青技術發展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船舶工業系統工程研究院;北京優科海青技術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9541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無氟暖氣片結構
- 下一篇:一種造粒機模板的激光修復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