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粉背雷公藤扦插繁殖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893365.0 | 申請日: | 2016-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130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張金霞;簡應權;吳明開;劉莉;陳雄飛;楊平飛;龍連奎;魏巍;李娟;代劍楠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陽德昌祥藥業有限公司;貴州省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A01G9/10;A01G13/02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52100 | 代理人: | 李余江,程新敏 |
| 地址: | 550299 貴州省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雷公藤 扦插 繁殖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粉背雷公藤扦插繁殖方法。該方法通過使用綠色植物生長調節劑GGR(濃度為100ppm)處理粉背雷公藤插穗斜口下部2cm處0.5h;扦插后,在插穗上面覆蓋一層農用透明塑料薄膜做地膜,地膜外再搭建一層小拱棚;于3月上中旬進行破膜出苗。4月下旬搭建遮陽網,8月下旬撤除遮陽網。通過采取一系列綜合栽培措施,和對照相比,將粉背雷公藤的扦插成活率由62.5%提高到89.6%,扦插繁殖成活率提高了27%,差異顯著。為逐漸將野生粉背雷公藤馴化成家種品種提供了技術支撐。本發明有效地解決了粉背雷公藤規?;斯しN植中其種苗的繁殖問題,為實現其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產業化開發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涉及采用綠色植物生長調節劑處理插穗,進行粉背雷公藤雙拱棚馴化栽培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粉背雷公藤為衛矛科雷公藤屬多年生藤本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hypoglaucum(Levl.)Hutch)干燥根。盛產于貴州、云南、廣西,湖南等地。粉背雷公藤具有抗炎、抗腫瘤、免疫調節、抗生育等作用,具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
目前粉背雷公藤制劑,廣泛用于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癲,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及惡性腫瘤等50多種疾病,是國內首選的免疫抑制劑。美、日、法等國均研究團隊對該植物活性成分進行深入系統研究,并已取得許多重要成果,使之成為世界矚目的藥用植物資源。
隨著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野生資源日益減少,由于粉背雷公藤采收年限長,而需求量又日益增大,供需矛盾日益突顯,甚至瀕臨滅絕。目前野生粉背雷公藤種群數量有限,在引種栽培過程中,由于露天栽培受惡劣氣候和旱澇災害影響較大,普遍存在馴化困難,扦插成活率較低,生長量小等問題。因此,提高粉背雷公藤扦插成活率,增加其植株的生物量,對于保護粉背雷公藤種質資源,將其由野生變為家種有著及其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粉背雷公藤馴化繁殖方法。通過用綠色植物生長調節劑處理粉背雷公藤插穗后進行扦插,并在插穗上面覆蓋一層農用透明塑料薄膜做地膜,地膜外再搭建一層小拱棚,形成了一個保溫保濕的小氣候,從而提高粉背雷公藤的繁殖成活率,逐漸將野生粉背雷公藤馴化成家種品種。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扦插季節為每年的10-12月。
選擇土壤疏松,平緩的向陽坡地,順向開廂面長寬為110×110cm,廂面四周開排水溝,扦插前澆一遍透水。
選擇當年生粉背雷公藤枝條,將枝條上端剪平,下端剪成平滑的斜口,用濃度為100ppm的GGR浸泡雷公藤插穗斜口下部2cm處0.5h,然后進行扦插。
扦插后,在插穗上覆蓋一層透明的塑料地膜,然后在地膜上搭建小拱棚,拱棚架為拱圓形,竹片作骨架。按棚的寬度將竹片兩頭插入地下,形成圓拱。全部拱桿插完后,用完整的寬輻透明塑料薄膜覆蓋。
3月上中旬,及時觀察粉背雷公藤插穗生長情況,當60%插穗長出的葉片頂到地膜時,對插穗進行破膜出苗。
4月下旬搭建遮陽網到8月下旬撤除遮陽網。高溫來臨之前,當白天氣溫升高到30℃以上時,搭建遮陽網,以防止高溫灼傷粉背雷公藤植株。高溫過去后,當白天氣溫降到30℃以下時,及時撤除遮陽網,防止雷公藤枝條徒長,以利于粉背雷公藤積累干物質以備過冬。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核心在于以下幾點:
第一、采用濃度為100ppm的GGR浸泡當年生枝條0.5h,可以顯著提高雷公藤扦插枝條的成活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陽德昌祥藥業有限公司;貴州省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未經貴陽德昌祥藥業有限公司;貴州省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9336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