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數據傳輸方法,發送裝置及接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891431.0 | 申請日: | 2016-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5859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0 |
| 發明(設計)人: | 劉洪;成轉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8/04 | 分類號: | H04W28/04;H04W36/30;H04W12/02;H04W12/10;H04L1/18;H04B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宋建平 |
| 地址: | 518055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數據傳輸 方法 發送 裝置 接收 | ||
本發明實施方式公開了一種數據傳輸方法,包括:接收數據;通過第一傳輸信道和第二傳輸信道配合傳輸所述數據,其中,所述第一傳輸信道是由第一模擬基帶和與所述第一模擬基帶連接的第一射頻前端構建的,所述第二傳輸信道是由第二模擬基帶和與所述第二模擬基帶連接的第二射頻前端構建的,其中,所述第一模擬基帶和第一射頻前端工作在第一頻段,所述第二模擬基帶和第二射頻前端工作在第二頻段。本發明通過第一傳輸信道和第二傳輸信道的相互配合,保證了數據傳輸的正確性和實時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方式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數據傳輸方法及發送裝置、接收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無線技術的日益發展,無線傳輸技術應用越來越被各行各業所接受。現在的無線傳輸,如WIFI、LTE、DVB,基本都是在同一頻段下,某個頻點的信道上,固定帶寬的頻道上進行數據傳輸,一旦受到干擾,采取的措施一般為跳到另外一個頻點或采用通訊協議來規避干擾。但是在使用不同協議的無線通信,如果在同一信道干擾,只能采取跳頻來保證數據傳輸,但是跳頻的實時性就不能保證。特別是在實時視頻及音頻數字傳輸的情況下,會導致圖像馬賽克、數據錯誤等問題,對用戶體驗影響極高,并且在實現數據的判斷和數據的合并時都是在應用層實現的,這樣浪費的資源較多,系統延時較大。同時導致產品應用場景受限,比如在特定的場合,如果其中一個頻段干擾很嚴重或者因特殊原因被禁止使用,那基于這個頻段的無線設備就無法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方式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數據傳輸方法,發送裝置及接受裝置,能夠解決在同一頻段下傳輸數據時切換信道延時大以及應用層進行數據合并造成數據時延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方式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數據傳輸方法,包括:接收數據;通過第一傳輸信道和第二傳輸信道配合傳輸數據,其中,第一傳輸信道是由第一模擬基帶和與第一模擬基帶連接的第一射頻前端構建的,第二傳輸信道是由第二模擬基帶和與第二模擬基帶連接的第二射頻前端構建的,其中,第一模擬基帶和第一射頻前端工作在第一頻段,第二模擬基帶和第二射頻前端工作在第二頻段。
其中,通過第一傳輸信道和第二傳輸信道配合發送傳輸數據包括:復制數據生成數據副本;通過第一傳輸信道傳輸數據,以及通過第二傳輸信道傳輸數據副本。
其中,通過第一傳輸信道和第二傳輸信道配合傳輸數據包括:通過第一傳輸信道傳輸數據;通過第二傳輸信道檢測傳輸空間內是否存在干擾第一傳輸信道的干擾信號;若存在干擾信號,并且當數據傳輸信道接收數據的丟包率大于預定值時,則將數據由第一傳輸信道切換至第二傳輸信道傳輸,并向接收裝置發送確定數據傳輸信道的確定信號;若沒有干擾信號,則繼續由第一傳輸信道傳輸數據。
其中,數據包括第一分割數據和第二分割數據,其中,第二分割數據為數據的核心內容,第一分割數據為數據中除核心內容以外的其它數據,并且第一分割數據的容量大于第二分割數據的容量;通過第一傳輸信道和第二傳輸信道配合傳輸數據包括:根據預設的加密算法,對第二傳輸數據包進行加密處理;通過第一傳輸信道傳輸第一分割數據,以及通過第二傳輸信道傳輸第二分割數據。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方式采用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數據傳輸方法,包括:通過第一傳輸信道和第二傳輸信道接收數據,其中,第一傳輸信道是由第一模擬基帶和與第一模擬基帶連接的第一射頻前端構建的,第二傳輸信道是由第二模擬基帶和與第二模擬基帶連接的第二射頻前端構建的,其中,第一模擬基帶和第一射頻前端工作在第一頻段,第二模擬基帶和第二射頻前端工作在第二頻段;根據接收到的數據,還原出完整數據。
其中,根據接收到的數據,組出完整數據包括:解析數據,判斷數據是否正確;如果數據是正確的,確定首次接收到的數據;對首次接收到的數據進行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9143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