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纜連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888963.9 | 申請日: | 2016-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1672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2 |
| 發明(設計)人: | 角陽介;秋元克彌;千綿直文;村田亙;相島幸則;沖川寬 | 申請(專利權)人: | 日立金屬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R4/70 | 分類號: | H01R4/7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蘊;嚴星鐵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纜 連接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纜連接裝置,該電纜連接裝置(1)構成為,具備:母側橡膠單元(4),其在內側具有圓錐狀的內側接觸面(4a);公側橡膠單元(5),其在外側具有圓錐狀的外側接觸面(5a);以及環氧樹脂單元(6),其配置于橡膠單元之間、具有與內側接觸面接觸的母側接觸面(6a)及與外側接觸面接觸的公側接觸面(6b),且具有由絕緣材料形成的絕緣體部(60)和在中心沿軸向形成的貫通孔(6c),環氧樹脂單元構成為,公側接觸面的面積比母側接觸面的面積小,且在使母側接觸面與內側接觸面接觸時,在貫通孔與連接部(3)及電力電纜(2B)之間形成的空隙形成為空氣從母側接觸面與內側接觸面之間的界面逃離的流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纜連接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作為連接一對電力電纜的電纜連接裝置,公開有連接總線用電力電纜和車輛之間的過渡用電力電纜進行連接的電纜連接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該電纜連接裝置為了在分別分段剝離總線用電力電纜和過渡用電力電纜的末端而露出的電纜導體的連接部的周邊實現電絕緣,在連接部的周圍配置公側橡膠單元、母側橡膠單元以及由環氧樹脂形成的圓錐狀部件,即絕緣零件,并將這些絕緣零件收納于框體內。這些絕緣零件構成為,由公側橡膠單元及母側橡膠單元從兩側夾持圓錐狀部件,通過操作附屬于框體的桿而在絕緣零件間貼緊。
現有技術文件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歐洲專利第0815618號說明書
但是,根據現有的電纜連接裝置,在絕緣零件間接觸的面(界面)的面積比較大,因此,存在在絕緣零件裝配時沒有從絕緣零件的界面排凈空氣而在界面殘留空隙的可能性。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抑制在連接部的周圍的絕緣零件的界面殘留空隙的電纜連接裝置。
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案
(1)一種電纜連接裝置,其具備多個絕緣零件,該多個絕緣零件配置于從作為連接對象的一對電力電纜的末端露出的電纜導體的連接部的周圍,上述多個絕緣零件具備:母側零件,其在內側具有圓錐狀的內側接觸面;公側零件,其在外側具有圓錐狀的外側接觸面;以及中間零件,其配置于上述母側零件與上述公側零件之間,具有與上述內側接觸面接觸的母側接觸面及與上述外側接觸面接觸的公側接觸面,且具有由絕緣材料形成的絕緣體部和在中心沿軸向形成的貫通孔,上述中間零件構成為,上述公側接觸面的面積比上述母側接觸面的面積小,且在使上述母側接觸面與上述母側零件的上述內側接觸面接觸時,在上述貫通孔與上述連接部及上述電力電纜之間形成的空隙形成為空氣從上述母側接觸面與上述內側接觸面之間的界面逃離的流路。
(2)根據上述(1)記載的電纜連接裝置,上述中間零件具備配置于上述絕緣體部的內側的導電管。
(3)根據上述(1)或(2)記載的電纜連接裝置,上述母側零件及上述公側零件主要由橡膠形成,
上述中間零件的上述絕緣體部由比上述橡膠硬的上述絕緣材料形成。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能夠抑制在連接部的周圍的絕緣零件的界面殘留空隙。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電纜連接裝置的概要的結構例的剖視圖。
圖2是圖1所示的電纜連接裝置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體圖。
圖3是用于說明圖1所示的電纜連接裝置的裝配工序的主要部分剖視圖。
符號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日立金屬株式會社,未經日立金屬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8896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永磁體接地電焊接裝置
- 下一篇:一種接線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