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傳輸方法和裝置、基站及終端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879234.7 | 申請日: | 2016-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882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6 |
| 發明(設計)人: | 魯照華;陳藝戩;李儒岳;吳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7/06 | 分類號: | H04B7/06;H04W72/04;H04L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江舟,董文倩 |
| 地址: | 518057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物理 下行 控制 信道 傳輸 方法 裝置 基站 終端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傳輸方法和裝置、基站及終端。
背景技術
5G將滿足人們在居住、工作、休閑和交通等各種區域的多樣化業務需求,即便在密集住宅區、辦公室、體育場、露天集會、地鐵、快速路、高鐵和廣域覆蓋等具有超高流量密度、超高連接數密度、超高移動性特征的場景下,也可以為用戶提供超高清視頻、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云桌面、在線游戲等極致業務體驗。與此同時,5G還將滲透到物聯網及各種行業領域,與工業設施、醫療儀器、交通工具等深度融合,有效滿足工業、醫療、交通等垂直行業的多樣化業務需求,實現真正的“萬物互聯”。
傳統商業通信主要使用的300MHz~3GHz之間的頻譜資源表現出極為緊張的局面,已經無法滿足未來無線通信的需求,未來將會采用更高的載波頻率進行通信,比如28GHz、45GHz等等,這種高頻信道具有自由傳播損耗較大,容易被氧氣吸收,受雨衰影響大等缺點,嚴重影響了高頻通信系統的覆蓋性能。但是,由于高頻通信對應的載波頻率具有更短的波長,所以可以保證單位面積上能容納更多的天線元素,而更多的天線元素意味著可以采用波束賦形的方法來提高天線增益,從而保證高頻通信的覆蓋性能。在高頻通信場景中,通常采用極窄的波束在發送端和接收端之間進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傳輸,如果發送端使用的發送波束和接收端使用的接收波束存在沒有對齊的情況,會導致接收端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成功概率降低,影響通信系統的性能,嚴重時會導致網絡無法工作。
針對相關技術中接收端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成功概率較低的技術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傳輸方法和裝置、基站及終端,以至少解決相關技術中接收端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成功概率較低的技術問題。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傳輸方法,該方法包括:第一通信節點基于候選發送方式集合確定實際發送方式集合,其中,候選發送方式集合包含X種發送方式,X為大于等于1的整數,實際發送方式集合包含Y種發送方式,Y為大于等于1且不大于X的整數;第一通信節點根據實際發送方式集合發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給第二通信節點。
進一步地,在第一通信節點基于候選發送方式集合確定實際發送方式集合之前,該方法還包括:第一通信節點根據第二通信節點的工作狀態確定候選發送方式集合。
進一步地,第一通信節點基于候選發送方式集合確定實際發送方式集合包括:第一通信節點根據第二通信節點的工作狀態從候選發送方式集合中確定實際發送方式集合。
進一步地,第二通信節點的工作狀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二通信節點處于RRC連接態;第二通信節點處于空閑態;第二通信節點未通過顯示方式反饋與發送方式測量相關的結果;第二通信節點通過顯示方式反饋與發送方式測量相關的結果。
進一步地,第二通信節點的工作狀態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二通信節點處于RRC未建立狀態;第二通信節點處于RRC已建立狀態。
進一步地,在第一通信節點基于候選發送方式集合確定實際發送方式集合之前,該方法還包括:第一通信節點根據與第一反饋信息有關的信息確定候選發送方式集合,其中,第一反饋信息為第二通信節點發送的與候選發送方式有關的反饋信息。
進一步地,與第一反饋信息有關的信息包括第一反饋信息和/或第一資源信息,其中,第一資源信息包括第一反饋信息所使用傳輸資源的信息。
進一步地,該方法還包括:第一通信節點在接收到第一反饋信息后,發送確認信息給第二通信節點。
進一步地,該方法還包括:第一通信節點在接收到第一反饋信息后,至少等待Z個時間間隔后執行根據實際發送方式集合發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給第二通信節點的步驟,其中,Z的取值由缺省配置或由第一通信節點與第二通信節點協商確認。
進一步地,第一通信節點基于候選發送方式集合確定實際發送方式集合包括:在X大于1且Y小于X的情況下,第一通信節點確定包括候選發送方式集合中隊首的前Y個發送方式的實際發送方式集合。
進一步地,候選發送方式集合中的發送方式按照信道質量由強到弱進行排列。
進一步地,第一通信節點基于候選發送方式集合確定實際發送方式集合包括:在X大于1且Y小于X的情況下,第一通信節點根據與第二通信節點約定的方式,從候選發送方式集合中得到實際發送方式集合。
進一步地,第一通信節點基于候選發送方式集合確定實際發送方式集合包括:在X等于1且Y等于1的情況下,第一通信節點將候選發送方式集合作為實際發送方式集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7923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