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數據收發模塊的光連接器和光連接器的透鏡組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877934.2 | 申請日: | 2016-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4243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17 |
| 發明(設計)人: | 俞曉鳴;洪偉;小瑪格里特·P·巴納爾;陳玉雅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云暉光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42 | 分類號: | G02B6/42 |
| 代理公司: | 深圳永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78 | 代理人: | 宋鷹武 |
| 地址: | 523807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據 收發 模塊 連接器 透鏡 | ||
一種光連接器包括安裝在MPO殼體中的透鏡組,所述透鏡組光學耦合在光學導光件和外部耦合導光件之間。第一透鏡形成在所述透鏡組的第一表面以將從所述光學導光件發出的光全反射和準直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在發射側處涂覆有部分透射涂層和在接收側處涂覆有全反射涂層。在透鏡組的第三或第四表面上形成有第二透鏡以將來自第二表面的光聚焦到外部耦合導光件。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用于數據收發模塊的光連接器和用于所述光連接器的透鏡組。
背景技術
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vertical cavity surface emitting laser,VCSEL)的功率監控對于將VCSEL功率控制在特定的“眼睛安全防護”水平是必要的。人們總是將VCSEL安裝在主印刷電路板(PCB)上。來自OE透鏡的部分反射的光被一個或多個光電二極管檢測,給出實時監控信號,由此按比例推測出VCSEL發射光的絕對水平。該監控信號給出對應于濕度、熱、以及其它使用壽命影響條件改變的VCSEL功率改變的指示。
然而,傳統方法總是對監控位置以及VCSEL和監控二極管相對關系的靈活性有約束。因此,需要提供更有效的VCSEL功率監控結構,以及同時用該結構實現標準光連接器的功能。
標準光連接器總是使用直接接觸連接方法,端口對端口地連接兩側光纖,以用于將光從一側直接地傳輸到另一側。由于該直接接觸方法具有在連接過程期間使兩個光纖表面彼此接觸的可能性,故光纖表面面臨被刮傷的潛在損害。該問題在本發明的連接器中同時得以解決。
提供上述對背景技術的描述在于幫助理解光連接器,但是不應當被認為描述或構建關于光連接器的相關現有技術,或不應當將任何引用的文獻視為影響本申請的權利要求書的專利性的材料。
發明內容
按照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用于數據收發模塊的光連接器,包括:光學導光件,所述光學導光件的一端固定在多光纖可插拔MPO內部殼體中,所述光學導光件包括僅用于光學信號傳輸的多個通道;外部耦合導光件,所述外部耦合導光件的一端固定在與所述MPO內部殼體聯接的MPO外部殼體中;透鏡組,所述透鏡組安裝在所述MPO內部殼體中并且光學耦合在所述光學導光件的端部和所述外部耦合導光件的端部之間;光纖蓋,所述光纖蓋安裝在所述透鏡組的上方,所述光學導光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光纖蓋和所述透鏡組之間,所述光學導光件的另一端與設置在所述數據收發模塊上的光學引擎組件連接;監控光電二極管陣列,所述監控光電二極管陣列安裝在設置于所述透鏡組下方的電基板上;以及柔性印刷電路板,所述柔性印刷電路板的一端與所述電基板連接,并且所述柔性印刷電路板的另一端與設置在所述數據收發模塊上的印刷電路板連接器連接。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透鏡組可以包括第一透鏡,所述第一透鏡形成在第一表面上并且配置成將來自所述光學導光件的光反射并準直到第二表面,整個所述第二表面涂覆有部分透射涂層,由此,來自所述第一透鏡的準直光的第一部分被反射并導向第二透鏡,并且來自所述第一透鏡的準直光的第二部分穿過所述部分透射涂層分射出所述透鏡組并射向所述監控光電二極管陣列,并且所述第二透鏡配置成將來自所述第二表面的光聚焦到所述外部耦合導光件。所述光學導光件可以為12個通道的光學導光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云暉光電有限公司,未經東莞云暉光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7793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便捷多密碼登錄無線網絡的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無線上網授權方法及裝置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