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便于吊頂安裝的建筑樓面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876590.3 | 申請日: | 2016-10-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3910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3 |
| 發明(設計)人: | 唐曉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4B5/43 | 分類號: | E04B5/43 |
| 代理公司: | 重慶信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維 |
| 地址: | 401120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隔熱隔聲 復合材料 拉桿 建筑樓面 腳手架 鋪設 吊頂安裝 施工 螺母 鋼筋混凝土 澆筑混凝土 拉桿安裝孔 結構施工 拉桿穿過 整體施工 拆除 鋼筋網 喇叭狀 鎖緊板 脫模劑 膠布 搭設 隔開 旋套 涂抹 鋼筋 養護 掛鉤 暴露 制作 | ||
1.一種便于吊頂安裝的建筑樓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搭建腳手架,在腳手架上搭設模板(1);
2)制作拉桿(2),拉桿(2)的底部形成一喇叭狀,在拉桿(2)的底部中部設置一掛鉤(3)和鎖緊板(4),所述鎖緊板(4)上設有螺栓孔(5);拉桿(2)的頂部設置外螺紋;在拉桿(2)的底部喇叭狀內注入砂子(6),并用膠布封住砂子(6),掛鉤(3)和鎖緊板(4)被封在砂子(6)中;
3)在模板(1)上鋪設隔熱隔聲復合材料,所述隔熱隔聲復合材料由兩層材料復合而成,所述隔熱隔聲復合材料上層(7)為橡膠、PVC和纖維材料復合而成的卷材;所述隔熱隔聲復合材料下層(8)為發泡聚氨酯、聚酯纖維棉、海綿、EPS板、XPS板、發泡橡膠和發泡PVC材料復合而成的卷材;所述隔熱隔聲復合材料上層(7)的厚度為3-9mm,所述隔熱隔聲復合材料下層(8)的厚度為5-70mm;所述隔熱隔聲復合材料中設有拉桿安裝孔(9);
在鋪設隔熱隔聲復合材料的過程中,將拉桿(2)穿過隔熱隔聲復合材料中的拉桿安裝孔,拉桿(2)底部的喇叭狀壓在模板(1)上;
該隔熱隔聲復合材料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3.1)將隔熱隔聲復合材料的任意一層的復合面通過涂膠設備(10)涂刷;涂刷方式為:點狀涂刷、條狀涂刷或滿涂;
3.2)將步驟3.1)處理后的隔熱隔聲復合材料上、下層的一個長邊重合,且兩層的重合面積不低于97%;
3.3)將步驟3.2)處理的隔熱隔聲復合材料通過滾壓設備(11),保持重疊材料的每個點都能受壓;
采用加熱方式使膠粘劑快速達到干燥且具有粘接強度的工藝時,加熱干燥受壓時間10-15秒;
3.4)將步驟3.3)處理后的隔熱隔聲復合材料再進入沖壓臺(23)上沖壓拉桿安裝孔;最后進入收卷設備(24);
4)在隔熱隔聲復合材料上鋪設鋼筋網,鋼筋網包括下層鋼筋網、上層鋼筋網、馬凳(13)和墊塊(14);所述下層鋼筋網包括下層橫向鋼筋(15)和下層縱向鋼筋(16),所述上層鋼筋網包括上層橫向鋼筋(17)和上層縱向鋼筋(18);所述下層橫向鋼筋(15)和下層縱向鋼筋(16)垂直交叉分布,所述上層橫向鋼筋(17)和上層縱向鋼筋(18)垂直交叉分布;所述下層鋼筋網和上層鋼筋網之間均布設置多個馬凳(13)和多個墊塊(14);所述馬凳(13)和墊塊(14)呈交叉分布;
所述墊塊(14)的頂部設置開口朝上的橫向凹槽Ⅰ(141)和開口朝上的縱向凹槽Ⅰ(142),所述縱向凹槽Ⅰ(142)的深度大于橫向凹槽Ⅰ(141)的深度,且橫向凹槽Ⅰ(141)和縱向凹槽Ⅰ(142)垂直貫通;所述墊塊(14)的底部設置開口朝下的橫向凹槽Ⅱ(143)和開口朝下的縱向凹槽Ⅱ(144),所述縱向凹槽Ⅱ(144)的高度大于橫向凹槽Ⅱ(143)的高度,且橫向凹槽Ⅱ(143)和縱向凹槽Ⅱ(144)垂直貫通;所述墊塊(14)的底部且位于橫向凹槽Ⅱ(143)的兩側分別一體設置開口朝下的弧形結構的橫向鋼筋卡板(145),所述橫向鋼筋卡板(145)的弧形腔與橫向凹槽Ⅱ(143)相通;所述墊塊(14)的底部且位于縱向凹槽Ⅱ(144)的兩側分別一體設置開口朝下的弧形結構的縱向鋼筋卡板(146),所述縱向鋼筋卡板(146)的弧形腔與縱向凹槽Ⅱ(144)相通;
所述墊塊(14)底部的縱向凹槽Ⅱ(144)和縱向鋼筋卡板(146)卡在對應的下層縱向鋼筋(16)上,所述墊塊(14)底部的橫向凹槽Ⅱ(143)和橫向鋼筋卡板(145)卡在對應的下層橫向鋼筋(15)上;所述墊塊(14)對應的上層縱向鋼筋(18)卡在墊塊(14)頂部的縱向凹槽Ⅰ(142)內,所述墊塊(14)對應的上層橫向鋼筋(17)卡在墊塊(14)頂部的橫向凹槽Ⅰ(141)內;
所述馬凳(13)對應的上層橫向鋼筋(17)和上層縱向鋼筋(18)設置在馬凳(13)的頂部;
所述縱向凹槽Ⅱ(144)的高度大于下層橫向鋼筋(15)和下層縱向鋼筋(16)的直徑之和;所述縱向鋼筋卡板(146)的頂部與縱向凹槽Ⅱ(144)的頂部之間形成一混凝土流入口;
所述馬凳(13)對應的上層縱向鋼筋(18)與馬凳(13)的頂部通過點焊的方式連接;所述馬凳(13)對應的上層縱向鋼筋(18)和上層橫向鋼筋(17)通過點焊的方式或者鋼絲綁扎的方式連接;
螺母(19)旋套在拉桿(2)的頂部,螺母(19)橫向設置連桿穿孔(20),連桿(21)穿過螺母(19)上的連桿穿孔(20),連桿的兩端焊接在下層橫向鋼筋(15)或者下層縱向鋼筋(16)上;
5)在鋪設的鋼筋網上澆筑混凝土,待鋼筋混凝土(22)養護后,拆除底部的腳手架和模板(1);拆除拉桿(2)底部的膠布,砂子流出,掛鉤(3)和鎖緊板(4)暴露出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未經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7659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