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面向食品安全物聯網的身份標識技術及其實施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872670.1 | 申請日: | 2016-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863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6 |
| 發明(設計)人: | 彭保;管明祥;龔漢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6Q30/00 | 分類號: | G06Q30/00;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44357 | 代理人: | 楊靜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龍***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面向 食品安全 聯網 身份 標識 技術 及其 實施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物聯網、無線傳感器網絡、食品安全和電子標簽技術,尤其涉及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食品安全及電子標簽技術的身份標識方法的提出與實施。
技術背景
物聯網又名傳感網,是指將各種傳感設備與互聯網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可使所有的物品與網絡連接,方便識別和管理。物聯網具有全面感知、可靠傳遞、智能處理的特點,是繼計算機、互聯網、移動通信網之后的又一次信息產業浪潮。
在“物聯網”這個全新產業中,我國的技術研發水平處于世界前列。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啟動了傳感網研究,在無線智能傳感器網絡通信技術、微型傳感器、傳感器終端機、移動基站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已擁有從材料、技術、器件、系統到網絡的完整產業鏈。在世界物聯網領域,中國與德國、美國、韓國一起,成為國際標準制定的主導國。
隨著電信網絡特別是無線網絡的擴展和傳感技術的發展,我國推廣物聯網的條件逐步趨向成熟。國家工信部明確提出要進一步研究建設物聯網、傳感網,加快傳感中心建設,推進信息技術在工業領域的廣泛應用,提高資源利用率、經濟運行效益和投入產出效率。我國物聯網標準體系已形成初步框架,物聯網在廣東、江蘇、上海等地都已經有了局部的建設。2009年,無錫傳感網中心的傳感器產品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和上海世博會場館被成功應用。
物聯網產業鏈可細分為標識、感知、處理和信息傳送四個環節,關鍵技術包括電子標簽(RFID)、傳感器、智能芯片和電信運營商的無線傳輸網絡。與射頻識別設備、傳感器等單個的微觀產業鏈相比,電信運營商在物聯網架構中的發展空間較大,運營商將在物聯網產業中強勢介入多個環節。面對市場機遇,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爭相發力物聯網技術開發及應用拓展。
但是隨著多種因素的介入,多網絡、多技術的應用將成為物聯網應用的一大特色,應用為王將成為主流,控制了業務應用,將會占領未來物聯網競爭中的制高點。特別是,相對應RFID技術國內相關產業缺乏核心技術(該領域我國專利數僅占3.25%),而不具備規模效應的狀況,物聯網領域我國具有非常優勢的技術積累。因此,在物聯網領域針對不同業務應用進行分析,掌握一系列相關的核心技術具有重要戰略和實踐意義。
與移動通信網絡和Internet類似,物聯網的每個終端也需要能夠唯一地、不可偽造地被識別。在物聯網領域怎樣對終端進行唯一地、不可偽造地識別是一項艱難的工作,如果模仿移動通信網絡和Internet給每個終端都唯一地分配一個地址,也僅僅能夠保證每個終端上的電子標簽具有唯一性,仍然無法保證終端上的電子標簽與其所標識物品相互一一對應這個特征,這個特征在本專利申請書中稱為身份標識技術。而終端上的電子標簽與其所標識物品相互一一對應這個特征是物聯網在業務應用領域所必須要解決的核心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進行查閱了各大專業電子數據庫和GL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均沒有查閱到與本專利申請書中所述的:利用傳感器的感知信息與RFID的EPC代碼信息相互融合,并結合不同企事業單位根據自身掌握的數據信息建立的查詢數據庫和該物品商標等標識信息,形成一個整體用以互唯一性地標識物品的方法,還沒有查閱到。
鑒于物聯網所涉及領域的廣泛性和所要求技術的復雜性,以及現有物聯網在業務應用領域中互唯一性方面存在的不足,較為理想的是提出一種或一種以上有效解決物聯網終端身份標識的技術方法并以某種具體的商品為例進行實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物聯網終端身份標識的技術難題,以及現有單一地址標識或RFID標識的方法無法有效解決身份標識的不足,提供一種利用傳感器的感知信息與RFID的EPC代碼信息相互融合,并結合不同企事業單位根據自身掌握的數據信息建立的查詢數據庫和該物品商標等標識信息,形成一個整體用以互唯一性地標識物品的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身份標識的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7267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耳機外殼(H600)
- 下一篇:一種直驅電機尋位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