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時間折疊的微地震事件聯動監測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867520.1 | 申請日: | 2016-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8481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8 |
| 發明(設計)人: | 趙德明;龐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V1/28 | 分類號: | G01V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創畢升專利事務所 11218 | 代理人: | 廉莉莉;孫向民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時間 折疊 地震 事件 聯動 監測 方法 系統 | ||
公開了一種基于時間折疊的微地震事件聯動監測方法及系統。該方法包括:基于微地震事件聯動,對不需要展示和聯動的微地震監測時間段進行時間折疊,確定折疊時間區的窗口坐標;通過把所述折疊時間區的窗口坐標轉化為時間坐標,獲得折疊時間區的真實起始時間和真實終止時間;構建有效折疊時間鏈表,所述有效折疊時間鏈表用于存儲所述折疊時間區;以及基于所述有效折疊時間鏈表,更新微地震事件聯動。該實施方式通過時間折疊的方法處理聯動分析中無效的微地震監測時間,實現有效的微地震事件聯動監測分析,實時監測油氣井的壓裂過程,為非常規油氣及煤層氣的勘探、開發服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地震監測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基于時間折疊的微地震事件聯動監測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微地震監測技術現在已成為致密儲層油氣田開發中一項常用的監測技術,通過對檢測信號的處理,分析壓裂和油氣開發過程中裂縫的變化,從而對儲層改造效果進行動態評價,為非常規油氣開發提供技術支持。
判斷分析微地震壓裂裂縫的延伸方向通常采用聯動分析方法,這種方法是通過改造數據引擎將三維可視化、平面觀測系統、壓裂事件窗口等多種定位結果的表達方式進行實時聯動,形成了包括三維-二維-一維聯動的圖形化交互分析功能,而控制聯動分析方法的關鍵是微地震監測時間。由于受天氣、儀器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微地震監測時間跨度可能會持續幾天,而通常聯動分析過程中有效的微地震事件只有幾個小時的時間長度,只占全部監測時間很小的一部分。如果不對微地震聯動時間做一些處理就進行聯動分析,不僅浪費大量的時間,而且會影響判斷分析微地震裂縫發育方向的準確性和實時性。只有在聯動分析的時候去掉無效的微地震監測時間,才能滿足壓裂微地震監測現場實時監測的需求,協助壓裂施工方實時了解裂縫延伸情況,評估裂縫網絡,現場指導壓裂施工,降本增效。
因此,有必要開發一種能去掉聯動分析中無效的微地震監測時間的監測方法及系統。
公開于本發明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加深對本發明的一般背景技術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基于時間折疊的微地震事件聯動監測方法及系統,其能夠通過時間折疊的方法處理聯動分析中無效的微地震監測時間,實現有效的微地震事件聯動監測分析。
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種基于時間折疊的微地震事件聯動監測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驟1,基于微地震事件聯動,對不需要展示和聯動的微地震監測時間段進行時間折疊,確定折疊時間區的窗口坐標;步驟2,通過把所述折疊時間區的窗口坐標轉化為時間坐標,獲得折疊時間區的真實起始時間和真實終止時間;步驟3,構建有效折疊時間鏈表,所述有效折疊時間鏈表用于存儲所述折疊時間區;以及步驟4,基于所述有效折疊時間鏈表,更新微地震事件聯動操作。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種基于時間折疊的微地震事件聯動監測系統,所述系統包括:時間折疊單元,用于基于微地震事件聯動,對不需要展示和聯動的微地震監測時間段進行時間折疊,確定折疊時間區的窗口坐標;窗口-時間坐標轉換單元,用于通過把所述折疊時間區的窗口坐標轉化為時間坐標,獲得折疊時間區的真實起始時間和真實終止時間;有效鏈表構建單元,用于構建有效折疊時間鏈表,所述有效折疊時間鏈表用于存儲所述折疊時間區;以及事件聯動操作單元,用于基于所述有效折疊時間鏈表,更新微地震事件聯動操作。
本發明的方法利用時間折疊方法對微地震事件聯動進行優化,以達到二維聯動窗口與三維聯動窗口快速實時聯動的效果。通過本發明的方法可以快速實時地通過三維聯動窗口觀察微地震事件,協助壓裂施工方實時了解裂縫延伸情況,評估裂縫網絡,實現實時監測油氣井的壓裂過程,為非常規油氣及煤層氣的勘探、開發服務。
本發明的方法和裝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優點,這些特性和優點從并入本文中的附圖和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中將是顯而易見的,或者將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圖和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中進行詳細陳述,這些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共同用于解釋本發明的特定原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6752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子封裝件及其制法
- 下一篇:扇出型天線封裝結構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