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線纜連接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865079.3 | 申請日: | 2016-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8774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6 |
| 發明(設計)人: | 吳榮發;徐揚尊;陳鈞;樊曉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502 | 分類號: | H01R13/502;H01R13/4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316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線纜 連接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關于一種線纜連接器,尤其涉及上、下殼體的連接方式。
【背景技術】
與本發明相關的現有技術請參考2013年7月24日公告的中國第CN102035100B號專利,其公開了一種線纜連接器包括上殼體、下殼體、固持于上、下殼體之間的絕緣本體及復數個一體成型于絕緣本體內的導電端子,所述導電端子沿縱長方向排列,上殼體縱長方向的中間位置設有接受部,絕緣本體縱長方向的中間位置設有與接受部相對的貫穿空間,下殼體縱長方向的中間位置設有突片,所述該突片向上延伸穿過貫穿空間至上殼體的接受部,再向接受部內注錫,通過焊錫將上下殼體焊接在一起,然而在注錫時,容易將焊錫溢出到連接器的別的地方,或者焊錫通過絕緣本體的貫穿空間從下方流出至其它地方。
因此,有必要針對這樣的設計缺陷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線纜連接器,上、下殼體通過簡單焊接方式實現電性相連。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線纜連接器,其包括上殼體、與上殼體互配的下殼體、收容于上殼體和下殼體之間的絕緣本體及復數個一體成型于絕緣本體內的導電端子,所述導電端子沿縱長方向排列,所述上殼體設有上殼面、垂直于上殼面向下彎折的固持部及自固持部垂直延伸至下殼體上的焊接部,所述絕緣本體在線纜延伸側設有向外突出的凸塊,所述固持部上設有固持孔,凸塊收容于固持孔,所述焊接部與下殼體電性相連。
進一步所述焊接部上設有焊接孔,焊錫通過焊接孔滲透至下殼體,使上殼體和下殼體焊接相連。
進一步所述下殼體包括下殼面、自下殼面垂直向上延伸的突片,所述絕緣本體面對下殼體的一側設有收容孔,所述突片收容于收容孔內。
進一步所述固持部自上殼面邊緣向內撕裂一段距離后垂直向下彎折。
進一步所述固持部位于上殼體的縱長方向的中間位置,突片位于下殼體的縱長方向的中間位置,凸塊和收容孔位于絕緣本體的縱長方向的中間位置。
進一步所述上殼體還設有垂直于上殼面的側邊,側邊在縱長方向的兩端分別設有彈性抵持臂,該彈性抵持臂與絕緣本體干涉配合。
進一步所述絕緣本體垂直于縱長方向延伸出腳架,所述下殼體的兩端相向彎折形成卡鉤,卡鉤卡持于腳架。
進一步所述導電端子包括第一接觸部、連接部、第二接觸部及垂直于第二接觸部的焊接腳,所述第一接觸部、連接部及第二接觸部成U形結構,焊接腳與線纜相連。
進一步所述絕緣本體的一側設有凸肋,第一接觸部與第二接觸部成型于凸肋上,焊接腳裸露于與凸肋相對的另一側。
進一步所述絕緣本體位于焊接腳的一側設有加厚部,所述加厚部位于一排導電端子的中間位置,所述凸塊位于加厚部的側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線纜連接器上下殼體只要通過簡單的點焊就可以實現電性相連,不會造成焊錫外溢的現象。
【附圖說明】
圖1是符合本發明之線纜連接器的立體圖。
圖2是圖1所示的線纜連接器另一角度的立體圖。
圖3是圖2所示的線纜連接器另一角度的立體圖。
圖4是圖1所示的線纜連接器的分解圖。
圖5是圖4所示的線纜連接器另一角度的分解圖。
【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6507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攻擊防御的方法、網絡設備及計算機存儲介質
- 下一篇:通信方法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