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補氣血保健組合物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857344.3 | 申請日: | 2016-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752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6 |
| 發(fā)明(設計)人: | 薛甜甜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大嘴網(wǎng)絡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5 | 分類號: | A61K36/8965;A61P1/14;A61P7/06;A61P9/00;A61P9/10;A23C9/16;A23C9/156;A61K35/3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氣血 保健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保健制品,尤其是一種補氣血保健組合物。
背景技術
氣屬陽,血屬陰,氣功能以推動、溫煦為主,血功能以營養(yǎng)、滋潤為主。氣血之間存在著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的關系。氣為血之帥是指氣能生血、氣能行血及氣能統(tǒng)血等二大方面。氣能生血:血的化生過程離不開氣化。無論是飲食物轉化成水谷精微、水谷精微轉化成營氣和津液、營氣和津液轉化成血液的過程,還是精轉化成血的過程,都需要依靠氣的作用。氣盛,則生血充足。氣虛,則影響血的化生,甚而出現(xiàn)血虛。所以,補氣同時要補血,養(yǎng)生必知氣與血關系。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補氣血保健組合物,營養(yǎng)豐富,具有補氣血的功效。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補氣血保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計的組分組成:黃茂10-20份、紅景天10-20份、山藥10-20份、白術5-8份、熟地黃10-15份、白芍10-15份、當歸10-15份、天冬5-8份、陳皮5-8份、青皮5-8份、肉杜5-8份、阿膠30-50份、玄參20-40份、生地30-50份、甘草1-10份、薄荷1-10份、甜菊1-10份。
上述的一種補氣血保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計的組分組成:黃茂15份、紅景天15份、山藥15份、白術6份、熟地黃13份、白芍13份、當歸13份、天冬6份、陳皮6份、青皮6份、肉杜6份、阿膠40份、玄參30份、生地40份、甘草5份、薄荷5份、甜菊5份。
本發(fā)明所含銀杏黃酮貳具有擴張血管降低血液粘度,促進血液循環(huán),改善血液的流變性,可預防血管硬化和心臟供血不足引起的疾病,并能有效防止血栓的形成,對腦部血液循環(huán)及腦細胞代謝有較好的改善和促進作用,可保護大腦,預防老年性癡呆癥,同時具有清熱解毒,有特別顯著的利尿作用,對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癥也有較好的治療作用。所含維生素C可有效阻止強致廟物亞硝胺在體內(nèi)的合成.促使亞硝胺的分解,可預防胃癌、食道廟等癌癥的發(fā)生,故本發(fā)明集營養(yǎng)與醫(yī)療保健作用為一體,不僅可滋補身體.還可防病、治病,本發(fā)明是根據(jù)中醫(yī)藥學理論與人體機能不同年齡的變化而研制的綠色保健奶粉,尤其對中老年心腦血管疾病是較理想的防病保健奶粉。并輔以茂、紅景天、山藥、白術、熟地黃、白芍、當歸、天冬、陳皮、青皮、肉杜、阿膠,能夠有效補氣血。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補氣血保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計的組分組成:黃茂10份、紅景天10份、山藥10份、白術5份、熟地黃10份、白芍10份、當歸10份、天冬5份、陳皮5份、青皮5份、肉杜5份、阿膠30份、玄參20份、生地30份、甘草1份、薄荷1份、甜菊1份。
實施例2
一種補氣血保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計的組分組成:黃茂20份、紅景天20份、山藥20份、白術8份、熟地黃15份、白芍15份、當歸15份、天冬8份、陳皮8份、青皮8份、肉杜8份、阿膠50份、玄參40份、生地50份、甘草10份、薄荷10份、甜菊10份。
實施例3
一種補氣血保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計的組分組成:黃茂15份、紅景天15份、山藥15份、白術6份、熟地黃13份、白芍13份、當歸13份、天冬6份、陳皮6份、青皮6份、肉杜6份、阿膠40份、玄參30份、生地40份、甘草5份、薄荷5份、甜菊5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大嘴網(wǎng)絡技術有限公司,未經(jīng)青島大嘴網(wǎng)絡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5734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