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具有雙點接觸齒廓曲線的斜齒輪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850513.0 | 申請日: | 2016-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32177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17 |
| 發(fā)明(設計)人: | 梁棟;彭帥;覃思玲;張錄合;安來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H55/17 | 分類號: | F16H55/17;F16H5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謝殿武 |
| 地址: | 400044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曲線段 漸開線曲線 齒廓曲線 斜齒輪 漸開線齒輪 雙點接觸 相切連接 凹圓弧 起始端 凸圓弧 外端 光滑 斜齒輪傳動 傳動性能 傳動裝置 圓弧齒輪 重要意義 可分性 輕量化 中心距 齒輪 法面 跑合 測量 制造 | ||
1.一種具有雙點接觸齒廓曲線的斜齒輪,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齒輪的法面內齒廓曲線包括凸圓弧曲線段、漸開線曲線段和凹圓弧曲線段,所述漸開線曲線段外端與凸圓弧曲線段內光滑相切連接,所述漸開線曲線段內端與凹圓弧曲線段外端光滑相切連接;
所述斜齒輪嚙合過程中,其齒面在所述漸開線曲線段與凸圓弧曲線段的連接點處以及漸開線曲線段與凹圓弧曲線段的連接點為齒輪嚙合的兩個接觸點;
所述漸開線曲線段的外端位于節(jié)圓外側并距離節(jié)圓0.2~0.5倍齒輪模數;所述漸開線曲線內端位于節(jié)圓內并距離節(jié)圓0.2~0.5倍齒輪模數;
所述法面內齒廓凸圓弧曲線段的方程Γ1、漸開線曲線段的方程Γ2和凹圓弧曲線段的方程Γ3分別為:
其中,γ1<γ<γ2;
其中,γ2<γ<γ3;
其中,γ3<γ<γ4;
方程Γ1、Γ2、Γ3中,rb是斜齒輪的基圓半徑;r1是凸圓弧曲線段與漸開線曲線段的連接點至節(jié)點的距離;r2是凹圓弧曲線段與漸開線曲線段的連接點至節(jié)點的距離;ρ1是凸圓弧曲線段的半徑;ρ2是凹圓弧曲線段的半徑;θ1和θ2分別為漸開線曲線段兩端點的展角;α為漸開線曲線段相對于齒輪中心的旋轉角度;γ是曲線參數;
所述斜齒輪的齒面包括與凸圓弧曲線段、漸開線曲線段和凹圓弧曲線段一一對應的第一齒面Σ1、第二齒面Σ2和第三齒面Σ3,所述第一齒面Σ1、第二齒面Σ2和第三齒面Σ3的方程分別為:
方程Σ1、Σ2和Σ3中,β是齒輪螺旋角;p是螺旋參數;是齒輪運動旋轉過的角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具有雙點接觸齒廓曲線的斜齒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圓弧曲線段的內端與漸開線曲線段的外端重合,凸圓弧曲線段的外端位于所述斜齒輪的齒頂圓上,所述凹圓弧曲線段的外端與漸開線曲線段的內端重合,凹圓弧曲線段的內端位于所述斜齒輪的齒根圓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具有雙點接觸齒廓曲線的斜齒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圓弧曲線段的半徑大于所述凸圓弧曲線段的半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大學,未經重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5051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根瘤菌及其用途
- 下一篇:一種開關監(jiān)控電路及電子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