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善冷卻氣分布的集氣環腔整流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847782.1 | 申請日: | 2016-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286007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詩妍;趙磊;蔣妮;李立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動力機械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02K1/78 | 分類號: | F02K1/7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11120 | 代理人: | 郭德忠,仇蕾安 |
| 地址: | 100074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善 冷卻 分布 集氣環腔 整流 結構 | ||
1.一種改善冷卻氣分布的集氣環腔整流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環腔前板(2)、整流板(3)及圓筒(5);
所述環腔前板(2)和整流板(3)均為圓錐筒狀結構;其中,整流板(3)上均勻分布有沿其周向的兩圈以上的通孔;
整流板(3)的大直徑端固定在尾噴管(6)的大直徑端,且整流板(3)與引氣裝置的出氣口相對;環腔前板(2)的大直徑端固定在燃燒室殼體上,環腔前板(2)的小直徑端固定有同軸的圓筒(5),且環腔前板(2)的壁面與整流板(3)的壁面垂直;圓筒(5)與整流板(3)相對,圓筒(5)外圓周面的一端加工有圓錐面;圓筒(5)設有圓錐面的一端與尾噴管(6)的內壁面留有間隙,且圓筒(5)的圓錐面與尾噴管(6)的內壁面平行;整流板(3)、環腔前板(2)、圓筒(5)及尾噴管(6)端面合圍形成的空腔為集氣環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善冷卻氣分布的集氣環腔整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板(3)上的通孔為三圈。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善冷卻氣分布的集氣環腔整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板(3)上的通孔直徑為2~5mm。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善冷卻氣分布的集氣環腔整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板(3)的堵塞比為0.2~0.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動力機械研究所,未經北京動力機械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4778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