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846584.3 | 申請日: | 2016-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4943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1 |
| 發明(設計)人: | 上田隆司;藤田真史;德增正;十川和真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東芝 |
| 主分類號: | H02K3/28 | 分類號: | H02K3/28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冰冰;劉杰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旋轉 電機 電樞 繞組 | ||
1.一種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是收納于在層疊鐵心上設置的每1極45個槽的3相偶數極的2層卷繞電樞繞組,
該繞組的各相具有分割成由第1相帶以及第2相帶(17、18)構成的2個相帶的6個并聯電路,各并聯電路由在連接側線圈端(19a)以及反連接側線圈端(19b)分別相互串聯連接的上線圈片(15)與下線圈片(16)構成,
在上述第1相帶(17)配置與第1、第2、第3并聯電路對應的線圈片,在上述第2相帶(18)配置與第4、第5、第6并聯電路對應的線圈片,
將各并聯電路的上線圈片(15)和下線圈片(16)以分別從極中心側計數的位置相互相同的方式配置,
該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特征在于,
上述第1以及第4并聯電路的上下線圈片(15、16)配置于從極中心起第1、第6、第9、第12、第15的位置,上述第2以及第5并聯電路的上下線圈片(15、16)配置于從極中心起第2、第5、第8、第11、第14的位置,上述第3以及第6并聯電路的上下線圈片(15、16)配置于從極中心起第3、第4、第7、第10、第13的位置。
2.一種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是收納于在層疊鐵心上設置的每1極45個槽的3相偶數極的2層卷繞電樞繞組,
該繞組的各相具有分割成由第1相帶以及第2相帶(17、18)構成的2個相帶的6個并聯電路,各并聯電路由在連接側線圈端(19a)以及反連接側線圈端(19b)分別相互串聯連接的上線圈片(15)與下線圈片(16)構成,
在上述第1相帶(17)配置與第1、第2、第3并聯電路對應的線圈片,在上述第2相帶(18)配置與第4、第5、第6并聯電路對應的線圈片,
將各并聯電路的上線圈片(15)和下線圈片(16)以分別從極中心側計數的位置相互相同的方式配置,
該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特征在于,
上述第1以及第4并聯電路的上下線圈片(15、16)配置于從極中心起第1、第7、第8、第12、第15的位置,上述第2以及第5并聯電路的上下線圈片(15、16)配置于從極中心起第2、第4、第9、第11、第14的位置,上述第3以及第6并聯電路的上下線圈片(15、16)配置于從極中心起第3、第5、第6、第10、第13的位置。
3.一種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是收納于在層疊鐵心上設置的每1極45個槽的3相偶數極的2層卷繞電樞繞組,
該繞組的各相具有分割成由第1相帶以及第2相帶(17、18)構成的2個相帶的6個并聯電路,各并聯電路由在連接側線圈端(19a)以及反連接側線圈端(19b)分別相互串聯連接的上線圈片(15)與下線圈片(16)構成,
在上述第1相帶(17)配置與第1、第2、第3并聯電路對應的線圈片,在上述第2相帶(18)配置與第4、第5、第6并聯電路對應的線圈片,將各并聯電路的上線圈片(15)和下線圈片(16)以分別從極中心側計數的位置相互相同的方式配置,
該旋轉電機的電樞繞組的特征在于,
上述第1以及第4并聯電路的上下線圈片(15、16)配置于從極中心起第1、第6、第9、第10、第14的位置,上述第2以及第5并聯電路的上下線圈片(15、16)配置于從極中心起第2、第5、第8、第11、第15的位置,上述第3以及第6并聯電路的上下線圈片(15、16)配置于從極中心起第3、第4、第7、第12、第13的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東芝,未經株式會社東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46584.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LED調光分流方法
- 下一篇:具有多路反饋的自動調光燈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