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圓極化小型介質諧振器天線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846404.1 | 申請日: | 2016-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719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3 |
| 發明(設計)人: | 徐平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平芳 |
| 主分類號: | H01Q1/38 | 分類號: | H01Q1/38;H01Q1/5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維益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2211 | 代理人: | 陸華君 |
| 地址: | 215634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極化 小型 介質 諧振器 天線 | ||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一種圓極化小型介質諧振器天線,屬于通信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CN1331856公開了一種介質諧振天線,其介質諧振器安裝在由導電材料形成的介質地板上,饋源由相互分開而置第一和第二探針組成,將第一和第二探針電氣耦合到諧振器,以將第一和第二信號分別提供給諧振器或從其接收所述信號,第一和第二探針由導電帶形成,導電帶電氣連接到諧振器周圍,并基本上關于介質地板垂直,第一和第二信號具有相同振幅,但是相位相差90度,以產生圓極化輻射圖案。在該方案中雙頻帶天線可通過將兩個介質諧振器天線放置并連接在一起而形成。在雙頻帶配置中的每一個諧振器以特定頻率諧振,由此提供雙頻帶工作。諧振器能夠并排放置,或相互垂直放置。這樣的結構使得該介質諧振天線的體積較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圓極化小型介質諧振器天線,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一種圓極化小型介質諧振器天線,包括底板、以及依次疊加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介質塊和第二介質塊,所述第一介質塊和第二介質塊之間形成有第一金屬層,所述第二介質塊的表面覆蓋有第二金屬層,所述第一介質塊的介電常數為2.2,第一介質塊的厚度為2mm,所述第二介質塊的介電常數為20,第二介質塊的厚度為12mm,該介質諧振器天線包括兩個探針,以實現兩點饋電。
優選的,在上述的圓極化小型介質諧振器天線中,所述第一介質塊和第二介質塊采用微波陶瓷材料。
優選的,在上述的圓極化小型介質諧振器天線中,所述第一介質塊和第二介質塊的形狀為矩形,其尺寸為37mm×37mm。
優選的,在上述的圓極化小型介質諧振器天線中,所述第一介質塊的上表面凹設形成有第一諧振腔,所述第一金屬層覆蓋于所述第一諧振腔上方,所述第一諧振腔內為空氣。
優選的,在上述的圓極化小型介質諧振器天線中,所述第二介質塊的上表面凹設形成有第二諧振腔,所述第二金屬層覆蓋于所述第二諧振腔上方,所述第二諧振腔內為空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本發明介質諧振器天線的工作頻率在1.245~1.285GHz,右旋圓極化,天線尺寸小,結構緊湊,軸比小于6dB(仰角20°),全頻段。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所示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中圓極化小型介質諧振器天線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結合圖1所示,圓極化小型介質諧振器天線,包括底板1、以及依次疊加于底板1上的第一介質塊2和第二介質塊3,第一介質塊2和第二介質塊3之間形成有第一金屬層4,第二介質塊3的表面覆蓋有第二金屬層5,第一介質塊2的介電常數為2.2,第一介質塊2的厚度為2mm,第二介質塊3的介電常數為20,第二介質塊3的厚度為12mm,該介質諧振器天線包括兩個探針6,以實現兩點饋電。
該技術方案中,采用雙點饋電,易于實現圓極化且具有明顯的良好的軸比特性。
本發明介質諧振器天線的工作頻率在1.245~1.285GHz,右旋圓極化,天線尺寸小,結構緊湊,軸比小于6dB(仰角20°),全頻段。
進一步地,第一介質塊2和第二介質塊3采用微波陶瓷材料。
進一步地,第一介質塊2和第二介質塊3的形狀為矩形,其尺寸為37mm×37mm。
進一步地,第一介質塊2的上表面凹設形成有第一諧振腔7,第一金屬層4覆蓋于第一諧振腔7上方,第一諧振腔7內為空氣。
進一步地,第二介質塊3的上表面凹設形成有第二諧振腔8,第二金屬層5覆蓋于第二諧振腔8上方,第二諧振腔8內為空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平芳,未經徐平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4640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