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軌道車輛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839745.6 | 申請日: | 2016-09-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8585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13 |
| 發(fā)明(設計)人: | 任林;曾浩;劉俊杰;彭方宏;黃星燦 | 申請(專利權)人: |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D19/02 | 分類號: | B61D19/02;E01B25/10;B61F5/52;B61F5/02;B61F13/00;B61F9/00;B60L5/39;B61C9/50;B61C3/02;B61D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黃德海 |
| 地址: | 518118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軌道 車輛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軌道車輛,所述軌道車輛包括:多個轉向架,所述轉向架具有適于跨座在軌道上的軌道凹部;車體,所述車體與多個所述轉向架相連且由多個所述轉向架牽引沿所述軌道行駛,所述車體包括沿所述軌道的長度方向依次鉸接的多個車廂,相鄰所述車廂通過共用一個所述轉向架鉸接,在所述軌道的長度方向上,所述車體的至少一端的車廂的背向相鄰車廂的表面設有可打開和關閉的逃生門。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軌道車輛利于優(yōu)化逃生通道的結構,方便降低成本、減小占用空間和軌道承重、提高穩(wěn)定性,且成本低、載客量大。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交通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軌道車輛。
背景技術
諸如跨座式單軌列車等軌道交通系統,在實際行駛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因為故障或其它因素而導致緊急停車,此時,為了便于維修或出于乘客安全的考慮,需及時疏散車內乘客,為此,一些跨座式單軌列車設有逃生通道以在緊急情況下疏散乘客用。但相關技術中具有逃生通道的跨座式單軌列車,成本較高、占用空間較大,且軌道承重過大,穩(wěn)定性存在隱患。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基于本申請的發(fā)明人對以下事實和問題的發(fā)現作出的:
相關技術中的跨座式單軌列車,為了便于在緊急情況下疏散乘客,設置了獨立的逃生通道。具體而言,通過在軌道上額外設置構架,構架通常連接在軌道的側部并向外側伸出,然后在構架上鋪設地板以形成疏散乘客的通道。
本申請的發(fā)明人通過大量的研究和實驗發(fā)現,相關技術中設有逃生通道的跨座式單軌列車之所以存在成本高、占用空間大、穩(wěn)定性存在隱患等不足,正是由上述逃生通道的結構而導致的,具體原因如下:
由于構架及其上鋪設的地板均是獨立于軌道之外的額外增設結構,且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具體發(fā)生緊急情況的地點并不能預測,因此需要在軌道的整個長度方向上(除了站臺處)均額外設置這種結構的逃生通道,工程量巨大,不僅大幅增加了成本,而且構架和地板位于軌道的側部,相當于在軌道的寬度方向上額外延伸出一部分,占用了大量空間。此外,構架和地板本身具有一定的重量,無論車輛是否發(fā)生緊急情況,構架和地板均架設在軌道上,也就是說,即使車輛正常行駛,軌道仍然要承載構架和地板的重量,這樣加大了軌道的承重量,對軌道的穩(wěn)定性產生了不利影響。
本發(fā)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fā)明提出一種軌道車輛,該軌道車輛利于優(yōu)化逃生通道的結構,方便降低成本、減小占用空間和軌道承重、提高穩(wěn)定性,且成本低、載客量大。
為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出一種軌道車輛,所述軌道車輛包括:多個轉向架,所述轉向架具有適于跨座在軌道上的軌道凹部;車體,所述車體與多個所述轉向架相連且由多個所述轉向架牽引沿所述軌道行駛,所述車體包括沿所述軌道的長度方向依次鉸接的多個車廂,相鄰所述車廂通過共用一個所述轉向架鉸接,在所述軌道的長度方向上,所述車體的至少一端的車廂的背向相鄰車廂的表面設有可打開和關閉的逃生門。
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軌道車輛利于優(yōu)化逃生通道的結構,方便降低成本、減小占用空間和軌道承重、提高穩(wěn)定性,且成本低、載客量大。
另外,根據本發(fā)明實施例的軌道車輛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車體的兩端的車廂分別進一步設有一個非共用的所述轉向架。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相鄰所述車廂進一步柔性連接。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相鄰所述車廂在上部柔性連接。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逃生門的第一端可翻轉地安裝在對應的車廂上,所述逃生門的第二端在所述逃生門打開時向下傾斜且嵌入所述軌道。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逃生門的內表面設有滑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3974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