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夾具手動傳力機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835554.2 | 申請日: | 2016-09-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2453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4 |
| 發(fā)明(設計)人: | 宋迪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37/04 | 分類號: | B23K37/04;B23K3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黃德海 |
| 地址: | 10002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夾具 手動 機構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夾具手動傳力機構。所述夾具手動傳力機構包括:固定座、傳力連桿、旋轉座、旋轉連桿組和驅動把手,固定座上設置有導向部;傳力連桿沿傳力連桿的軸向可滑動地設置在導向部內;旋轉座與固定座相連;旋轉連桿組包括多個旋轉連桿,每個旋轉連桿均可轉動地設置在旋轉座上,旋轉連桿組中的多個旋轉連桿串聯(lián)設置并且最后一個旋轉連桿與傳力連桿相連;驅動把手與多個旋轉連桿中的第一個旋轉連桿相連。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夾具手動傳力機構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同時能滿足夾具的精度和夾緊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車輛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夾具手動傳力機構。
背景技術
焊接夾具在白車身制造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氣缸作為焊接夾具主要的動力,被廣泛應用在焊接夾具上,作為傳力機構,氣缸的速度快,可提高勞動生產率,但氣缸的大量使用,使夾具的制造成本大大增加。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的夾具手動傳力機構。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夾具手動傳力機構,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設置有導向部;傳力連桿,所述傳力連桿沿所述傳力連桿的軸向可滑動地設置在所述導向部內;旋轉座,所述旋轉座與所述固定座相連;旋轉連桿組,所述旋轉連桿組包括多個旋轉連桿,每個所述旋轉連桿均可轉動地設置在所述旋轉座上,所述旋轉連桿組中的多個旋轉連桿串聯(lián)設置并且最后一個旋轉連桿與所述傳力連桿相連;驅動把手,所述驅動把手與所述多個旋轉連桿中的第一個旋轉連桿相連。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夾具手動傳力機構,通過在固定座上設置旋轉連桿組,以構成鉸鏈多連桿機構,并利用其限位和互鎖功能,實現(xiàn)傳力連桿的線性運動,從而有效替代氣缸結構,降低生產成本。
在本發(fā)明一些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相鄰的兩個所述旋轉連桿之間、所述最后一個旋轉連桿與所述傳力連桿之間分別設置有至少一個過渡連桿。
優(yōu)選地,所述過渡連桿包括:第一過渡連桿和第二過渡連桿;所述旋轉連桿組包括:第一旋轉連桿和第二旋轉連桿,所述第一過渡連桿分別與所述第一旋轉連桿和所述第二旋轉連桿可轉動地相連,所述第二過渡連桿分別與所述第二旋轉連桿和所述傳力連桿可轉動地相連。
優(yōu)選地,所述驅動把手與所述第一旋轉連桿固定。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轉連桿為“L”形且包括長肢和短肢;所述驅動把手包括:上段和下段,所述下段用于連接所述上段與所述第一旋轉連桿的短肢,所述上段從所述下段的上端面分別向上、向遠離所述第一旋轉連桿的方向延伸,所述上段的長度大于所述下段的長度。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過渡連桿與所述第一旋轉連桿的長肢處在同一豎直線上時,所述第二旋轉連桿正交于所述第一旋轉連桿,并且所述第二過渡連桿正交于所述第二旋轉連桿,且所述第二過渡連桿與所述傳力連桿處于另一豎直線上。
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旋轉連桿的樞轉軸線與所述第一過渡連桿的距離小于與所述第二過渡連桿的距離。
在本發(fā)明一些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所述旋轉座與所述固定座之間設置有定位銷和連接螺栓。
在本發(fā)明一些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導向部為圓柱形的貫通槽。
優(yōu)選地,所述驅動把手的自由端設置有把手球。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夾具手動傳力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夾具手動傳力機構的運動原理圖。
附圖標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3555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