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模態局部化效應的弱耦合MEMS諧振式加速度計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834931.0 | 申請日: | 2016-09-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2957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9 |
| 發明(設計)人: | 常洪龍;李博洋;張和民;鐘紀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81B7/00 | 分類號: | B81B7/00;B81B7/02;G01P15/097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業大學專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呂湘連 |
| 地址: | 710072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局部 效應 耦合 mems 諧振 加速度計 | ||
1.一種基于模態局部化效應的弱耦合MEMS諧振式加速度計,其特征在于,兩個完全相同的敏感質量塊,質量塊一( 301) 和質量塊二( 302) 上下對稱放置;兩根支撐質量塊一的彈性支撐梁( 305 ) 將所述質量塊一( 301) 支撐于其兩側的第一固定錨點( 303) 上,兩根支撐質量塊二的彈性支撐梁( 306) 將所述質量塊二( 302) 支撐于其兩側的第二固定錨點( 304) 上,使得所述質量塊一( 301) 和質量塊二( 302) 只在該加速度計的敏感方向、上下方向運動;所述質量塊一( 301) 和質量塊二( 302) 的中間是該加速度計的核心結構——弱耦合諧振器,其包含的主要部件諧振器一( 308) 與諧振器二( 309) 呈上下對稱放置,并且由諧振器的機械耦合梁( 307) 在靠近諧振梁固定錨點附近連接從而實現弱耦合,與第一質量塊( 301) 相連接的質量塊一的靜電力施加電容極板( 407) 和與諧振器一( 308) 相連接的電容器外極板形成了對諧振器一( 308) 施加靜電負剛度的第一載荷施加電容( 310) ,與第二質量塊( 302) 相連接的電容器極板( 408) 和與諧振器二(309) 相連接的電容器外極板形成了對諧振器二( 309) 施加靜電負剛度的第二載荷施加電容( 311) ;
諧振器一( 308) 與諧振器二( 309) 呈上下對稱放置,并且由機械耦合梁( 307) 在右側連接實現弱耦合,諧振器一( 308) 、諧振器二( 309) 的左端分別與錨點連接并固定,右端與直流驅動電極( 401) 連接并固定,在每個諧振器的上下兩側各有一個電容器極板用于振幅的檢測,在整個諧振系統構成的反“C”型區域內部的電容器極板稱為內極板,外部的為外極板;在諧振系統內部,于諧振器一( 308) 與諧振器二( 309) 的內極板之間設置有交流驅動電極( 406) ,在諧振器一( 308) 的內極板與諧振器一( 308) 之間設置有諧振器一( 308) 的內極板檢測電極( 404) ;在諧振器二( 309) 的內極板與諧振器二(309) 之間設置有諧振器二( 309) 的內極板檢測電極( 405) ,在諧振系統外部,于諧振器一( 308) 的外極板與諧振器一( 308) 之間靠近外極板內側設置有諧振器一( 308) 的外極板檢測電極( 402) ;在諧振器二( 309) 的外極板與諧振器二( 309) 之間靠近外極板內側設置有諧振器二( 309) 外極板檢測電極(403);在諧振器一(308)的彈性梁的上側有剛度調節電極( 409) ,在諧振器二(309)的彈性梁的下側有剛度調節電極(40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工業大學,未經西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3493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