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預測低速沖擊下復合材料層合板漸進失效的有限元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833225.4 | 申請日: | 2016-09-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0329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4 |
| 發明(設計)人: | 廖斌斌;劉鵬飛;鄭津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駿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預測 低速 沖擊 復合材料 合板 漸進 失效 有限元 方法 | ||
1.預測低速沖擊下復合材料層合板漸進失效的有限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過程:
一、建立含沖錘、復合材料層合板以及支撐板的低速沖擊有限元模型;
二、建立復合材料彈塑性損傷本構模型;
三、基于ABAQUS-VUMAT用戶動態材料子程序模塊,運用后向歐拉算法實現提出的彈塑性損傷本構模型,求解應力、應變和損傷;
四、對低速沖擊進行計算,進一步獲得沖擊力、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所述過程一中,建立含沖錘、復合材料層合板以及支撐板的低速沖擊有限元模型:基于ABAQUS建立沖錘、復合材料層合板、支撐板部件,分別設置材料屬性和劃分網格,再進行ASSEMBLY對其組裝之后設置分析步和通用接觸屬性;
其中,復合材料層合板每層根據鋪層角度進行鋪層,不同鋪層之間設置ABAQUS自帶的雙線性內聚力單元;
所述過程二具體包括下述步驟:
步驟(1):建立含損傷復合材料層合板層內本構關系;
復合材料應力-應變本構方程:S=Cd:Ee;
其中,為未損傷材料的有效應力;S為損傷材料的名義應力;Ep為格林-拉格朗日應變張量的塑性部分,Ee=E-Ep為格林-拉格朗日應變張量的彈性部分;Cd(C,d1,d2)為含損傷材料的四階彈性張量,C為未損傷材料的四階彈性張量,d1和d2是分別對應纖維斷裂和基體開裂的損傷變量;
步驟(2):建立塑性模型,具體建立方式為:
(a)考慮面外應力的復合材料塑性流動準則為:
其中,F為屈服方程;a66為描述各向異性材料與塑性相關的常數,由偏軸拉伸測試確定;f為塑性勢函數;k和分別為塑性硬化應力和等效塑性應變;所述是指未損傷材料的有效應力,其中i,j用來確定應力方向;所述指層合板面內垂直于纖維方向的有效應力;所述指面外垂直于纖維的有效應力;所述指面外剪切有效應力;所述指面內剪切有效應力;
(b)塑性硬化應力k為:
其中,β和n是為滿足實驗硬化曲線的常數;塑性變形假定發生在損傷材料的未損傷區域,塑性流動準則和硬化準則表達在有效應力空間中;
(c)等效塑性應變率和塑形應變率分別為:
其中,為一致塑性因子;
步驟(3):建立基于應變描述的PUCK失效初始判據和損傷演化準則,具體建立方式為:
(d)對于纖維拉伸和壓縮,損傷初始判據為:
其中,和分別為纖維拉伸和壓縮的初始失效應變;所述T*,C分別指拉伸和壓縮;所述E11是指纖維方向應變;所述分別指纖維拉伸和壓縮失效判斷因子;
纖維拉伸和壓縮的損傷演化準則為:
其中,所述是指纖維拉伸和壓縮損傷變量;所述E11是指纖維方向應變;所述是指纖維損傷變量達到1的纖維臨界拉伸和壓縮失效應變;所述是指纖維損傷變量為零的纖維初始拉伸和壓縮失效應變;
(e)對于基體拉伸損傷失效初始判據為:
其中,所述指基體拉伸失效判斷因子;所述E22是指基體方向應變;所述是指基體損傷變量為零的基體初始拉伸失效應變;
基體拉伸損傷演化準則為:
其中,為基體損傷變量達到1時基體臨界拉伸失效應變;所述是指基體拉伸損傷變量;
(f)對于基體壓縮損傷初始判據為:
其中,N是關于失效斷裂面的法向方向,T和L是關于失效斷裂面的切向方向;Yc是橫向壓縮強度,斷裂平面上的應力Sij(i,j=L,T,N)由笛卡氏坐標系下的Piola-Kirchhoff應力Sij(i,j=1,2,3)通過旋轉矩陣T(α)旋轉獲得,T(α)為笛卡爾坐標系到斷裂面坐標系的旋轉矩陣;所述SNN是指斷裂面的法向應力;SNT,SNL是指斷裂面的切向應力,μNL,μTN為斷裂面面內兩個切向方向摩擦系數,θf為斷裂面的斷裂角;所述指基體壓縮失效判斷因子;所述是指笛卡爾坐標系下面內剪切強度;所述是指在斷裂平面內的橫向剪切強度;所述S123是指在笛卡爾坐標系下的六個Piola-Kirchhoff應力Sij(i,j=1,2,3);所述SLTN是指在斷裂面坐標系下的六個Piola-Kirchhoff應力Sij(i,j=L,T,N);所述T(α)T是指T(α)的轉置矩陣;所述90°是指采用角度制計量的90度;
基體壓縮損傷演化準則為:
其中,所述γγ是指斷裂面聯合剪切應變;和是聯合剪切應變的初始和最大應變,γNT和γNL是斷裂面的剪切應變;是指基體壓縮損傷變量;
所述過程三具體包括下述步驟:
步驟(4):通過用戶子程序VUMAT的SDV定義第n+1增量步的開始時的初始狀態變量值,同時也是第n增量步結束時的狀態變量值在第n+1增量步開始時,VUMAT讀入;
其中,所述n是指第n增量步,所述En是指第n增量步結束時的格林-拉格朗日總應變張量,所述是指第n增量步結束時的格林-拉格朗日塑性應變張量,所述是指第n增量步結束時的等效塑性應變,所述是指第n增量步結束時的未損傷材料的有效應力,所述kn是指第n增量步結束時的塑性硬化應力,所述dij,n是指第n增量步結束時的損傷變量;
步驟(5):VUMAT由應變增量驅動,計算試應力,將試應力代入到步驟(2)屈服方程中;
該公式是步驟(2)中的公式在第n+1增量步的特定計算;
如果Fn+1≤0,則處于彈性階段,將所有試應力和應變更新為n+1增量步狀態變量
如果Fn+1>0,塑性加載出現,根據后向歐拉隱式算法,實現試應力到屈服面的最近點返回,將試應力賦予步驟(4)中的迭代初始條件;變量是塑性一致因子的增量Δλn+1的函數,運用牛頓-拉夫森算法求解再更新應變和有效應力,直到Fn+1≤0,結束迭代,得到n+1增量步狀態變量
步驟(6):應變和有效應力得到更新后,根據有效應力和應變代入到步驟(3)的PUCK失效準則判斷是否出現損傷,如有損傷再通過損傷演化公式獲得損傷變量,再根據步驟(1)通過有效應力和損傷變量計算名義應力Sn+1;
所述過程四具體為:將過程一建立的模型主文件和過程三建立的ABAQUS-VUMAT用戶子程序聯合,使用ABAQUS/EXPLICT方法對低速沖擊進行計算,進一步獲得沖擊力、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即完成低速沖擊載荷下彈塑性復合材料層合板漸進失效特性的預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33225.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通話中添加背景音的方法、終端及系統
- 下一篇:應用共享裝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