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三嗪類季銨鹽鹵胺抗菌劑及其制備方法和無鹽抗菌整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833208.0 | 申請日: | 2016-09-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322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任學宏;蔣之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401/14 | 分類號: | C07D401/14;A01N43/70;A01P1/00;A01P3/00;D06M13/477;D06M101/06;D06M101/08;D06M101/12 |
| 代理公司: | 無錫華源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32228 | 代理人: | 姬穎敏,聶啟新 |
| 地址: | 21412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三嗪類季 銨鹽 抗菌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抗菌 整理 | ||
1.一種三嗪類季銨鹽鹵胺抗菌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劑為式(I)所示結構的化合物:
其中,R代表F或Cl;R1、R2各自獨立的代表Cl或Br或H。
2.一種三嗪類季銨鹽鹵胺抗菌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1)將2,2,6,6-四甲基-4-哌啶胺的有機溶液滴加到三聚氯氰或三聚氟氰的水或有機溶液中,在0~10℃下反應1~4h;
(2)然后將氯化N-(2-乙胺基)-吡啶的水溶液倒入其中,在30~60℃下反應2~6h,并且在整個反應過程中滴入縛酸劑調節pH值5.0~8.0;
(3)反應結束后抽慮,提純并烘干,得到三嗪類季銨鹽鹵胺抗菌前驅體;
(4)然后將三嗪類季銨鹽鹵胺抗菌前驅體置于鹵化溶液中,于室溫靜置0.5~1.5h,結束后抽濾并烘干,得到季銨鹽鹵胺抗菌劑成品;
所述三聚氯氰或三聚氟氰、2,2,6,6-四甲基-4-哌啶胺、氯化N-(2-乙胺基)-吡啶的摩爾比為1:1: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溶解2,2,6,6-四甲基-4-哌啶胺的有機溶劑包括丙酮、甲醇、乙醇或氯仿,所述2,2,6,6-四甲基-4-哌啶胺的有機溶液的濃度為w/v比:10~20%。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溶解三聚氯氰或三聚氟氰的有機溶劑包括氯仿、丙酮、四氯化碳、乙醇、乙醚或二惡烷,所述三聚氯氰或三聚氟氰的水或有機溶液的濃度為w/v比:1~10%。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N-(2-乙胺基)-吡啶的水溶液的濃度為w/v比:20~40%。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縛酸劑為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鈣、碳酸鈉、碳酸氫鈉中的一種或其混合物。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嗪類季銨鹽鹵胺抗菌前驅體為式(II)所示結構的化合物:
式中,R代表F或Cl。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鹵化溶液為次氯酸鈉溶液或者三氯異氰尿酸溶液,所述溶液的濃度為0.01~1wt%。
9.一種三嗪類季銨鹽鹵胺抗菌劑在紡織品抗菌整理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具體應用方法為:
(1)先將三嗪類季銨鹽鹵胺抗菌劑溶于水中制成整理液,將待處理紡織品浸漬于該整理液中,于室溫處理10~30min,所述鹵胺類抗菌劑終濃度為w/v:0.1~1%;
(2)然后加入堿劑,于40~80℃浸漬2~6h,取出紡織品,水洗并烘干,所述堿劑選自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鈣、碳酸鈉、碳酸氫鈉中的一種或幾種的任意混合物,終濃度為1~5g/L;
(3)最后將該織物浸漬于濃度為0.01~1wt%的次氯酸鈉溶液或者三氯異氰尿酸溶液中進行鹵化反應,取出并烘干,制得抗菌紡織品。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處理紡織品為含纖維素纖維或蛋白質纖維的紡織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大學,未經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3320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S)?泮托拉唑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小分子激酶抑制劑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