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超臨界二氧化碳布雷頓和有機朗肯聯合循環火力發電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825296.X | 申請日: | 2016-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287657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2 |
| 發明(設計)人: | 張一帆;李紅智;王月明;姚明宇;高煒;吳帥帥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華能集團技術創新中心 |
| 主分類號: | F22G1/04 | 分類號: | F22G1/04;F23L15/00;F23J15/02;F22D1/00;F01K7/32;F01K17/00;F01K25/08;F01D15/1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權 |
| 地址: | 710032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臨界二氧化碳 布雷頓循環 發電系統 有機朗肯循環系統 火力發電系統 聯合循環 有機朗肯 低溫省煤器 空氣預熱器 余熱換熱器 安全運行 鍋爐煙氣 聯合發電 梯級利用 乏氣 透平 余熱 保證 | ||
1.一種超臨界二氧化碳布雷頓和有機朗肯聯合循環火力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余熱換熱器(6)、低溫省煤器(34)、超臨界二氧化碳布雷頓循環發電系統及有機朗肯循環系統;
過熱器(33)位于超臨界二氧化碳布雷頓循環發電系統中鍋爐(3)的尾部煙道內,且低溫省煤器(34)位于超臨界二氧化碳布雷頓循環發電系統中省煤器(31)與空氣預熱器(35)之間,低溫省煤器(34)的入口與超臨界二氧化碳布雷頓循環發電系統中壓縮機(1)的出口相連通,低溫省煤器(34)的出口與超臨界二氧化碳布雷頓循環發電系統中回熱器(2)冷側的入口相連通,余熱換熱器(6)熱側的入口及出口分別與超臨界二氧化碳布雷頓循環發電系統中回熱器(2)熱側的出口及預冷器(7)的入口相連通,余熱換熱器(6)冷側的入口及出口分別與有機朗肯循環系統中ORC泵(11)的出口及ORC透平(8)的入口相連通;
有機朗肯循環系統包括ORC泵(11)、ORC冷凝器(10)、ORC透平(8)及循環發電機(9),ORC透平(8)的出口與ORC冷凝器(10)的入口相連通,ORC冷凝器(10)的出口與ORC泵(11)的入口相連通,ORC透平(8)的輸出軸與循環發電機(9)的驅動軸相連接;
超臨界二氧化碳布雷頓循環發電系統包括預冷器(7)、壓縮機(1)、透平(4)、發電機(5)、回熱器(2)、鍋爐(3)、以及設于鍋爐(3)內的省煤器(31)、水冷壁(32)、過熱器(33)及空氣預熱器(35);
預冷器(7)的出口與壓縮機(1)的入口相連通,回熱器(2)冷側的出口依次經省煤器(31)、水冷壁(32)及過熱器(33)與透平(4)的入口相連通,透平(4)的出口與回熱器(2)熱側的入口相連通,壓縮機(1)、透平(4)及發電機(5)同軸布置,過熱器(33)、省煤器(31)、低溫省煤器(34)及空氣預熱器(35)沿煙氣流通的方向依次布置,空氣預熱器(35)的出口與鍋爐(3)的空氣入口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臨界二氧化碳布雷頓和有機朗肯聯合循環火力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鍋爐(3)的尾部煙道內還設SCR脫硝裝置,其中,低溫省煤器(34)、SCR脫硝裝置及空氣預熱器(35)沿煙氣流通的方向依次布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臨界二氧化碳布雷頓和有機朗肯聯合循環火力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鍋爐(3)為π型鍋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華能集團技術創新中心,未經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華能集團技術創新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25296.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