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龍門式吊裝機器人工作單元中附加軸運動規劃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824293.4 | 申請日: | 2016-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27242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07 |
| 發明(設計)人: | 沈南燕;鞠然;李靜;錢暉;禹壯;童梁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5J9/16 | 分類號: | B25J9/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陸聰明 |
| 地址: | 200444***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附加軸 滑臺 加工軌跡 龍門式 機器人工作單元 機器人加工 運動規劃 軌跡點 吊裝 移動 關節 工業機器人 機器人底座 機器人關節 機器人運動 變化幅度 單調變化 工作單元 工作平臺 滑臺運動 空間直線 手動選取 投影原理 移動起始 移動位置 冗余 固定的 通過點 中間點 終止點 固連 聯動 機器人 外部 | ||
1.一種龍門式吊裝機器人工作單元中附加軸運動規劃方法,該附加軸包括直線導軌(1)和滑臺(2),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在工作臺(4)上建立用戶坐標系{OU XU YU ZU};在直線導軌(1)的零點M處建立導軌零點坐標系{OH XH YH ZH},其中OX軸線方向,即直線導軌(1)軸線方向為滑臺(2)運動方向;在滑臺(2)下表面中心處建立滑臺坐標系{OA XA YA ZA};
步驟2:在沿滑臺(2)運動方向單調變化的一段加工軌跡點(5)中手動選取兩個軌跡點a、b作為區間的端點;
步驟3:根據點到空間直線的投影原理,將區間[a,b]的左端點a投影到直線導軌(1)軸線上,獲得滑臺(2)移動起始點A;
根據直線導軌(1)的零點M(x1,y1,z1)和直線導軌(1)的終止點N(x2,y2,z2),直線導軌(1)軸線直線參數方程為:
x=x1+mt
y=y1+nt
z=z1+lt
其中,m=x2-x1,n=y2-y1,l=z2-z1,t為參數;
則滑臺(2)移動起始點在直線導軌(1)軸線上表示為A(x1+mt,y1+nt,z1+lt),
設區間[a,b]的左端點為a(x3,y3,z3),參數t為:
步驟4:判斷滑臺(2)移動起始點A(x1+mt,y1+nt,z1+lt)是否在以直線導軌(1)零點M和終止點N為端點的直線段MN上;若點A不在線段MN上,則回到步驟2,重新選取區間[a,b]的左端點a;若點A在線段MN上,根據兩點間距離公式,計算得滑臺(2)移動起始點A到直線導軌(1)零點M的距離D1:
步驟5:通過區間[a,b]獲得該區間內軌跡點的個數n,從滑臺(2)移動起始點A處沿滑臺(2)移動方向疊加n-1個滑臺(2)移動的步長△d,獲得n-2個滑臺(2)移動中間點到直線導軌(1)零點M的距離D2,D3,……Dn-1,以及滑臺(2)移動終止點B到直線導軌(1)零點M的距離Dn;
區間[a,b]內軌跡點使滑臺坐標系{OA XA YA ZA}原點依次與滑臺(2)移動起始點A、n-2個滑臺(2)移動中間點、滑臺(2)移動終止點B重合,即得到滑臺(2)與區間[a,b]內加工軌跡點對應的各移動位置到直線導軌(1)零點M的距離D;
步驟6:根據直線導軌(1)行程L,判斷滑臺(2)移動終止點B到直線導軌(1)零點M的距離Dn是否超出直線導軌(1)行程L,若Dn>L,則回到步驟5,減小步長△d,直至Dn<L或Dn=L;若Dn<L或Dn=L,即建立滑臺(2)與區間[a,b]內加工軌跡點對應的各移動位置關系;
步驟7:對區間[a,b]以外的加工軌跡點,加工離端點a近的軌跡點時,滑臺(2)在移動起始點A處;加工離端點b近的軌跡點時,滑臺(2)在移動終止點B處,至此,得到滑臺(2)與所有加工軌跡點對應的各移動位置到直線導軌(1)零點M的距離D值,即完成建立龍門式吊裝機器人工作單元中附加軸運動規劃模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大學,未經上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24293.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大型工字型吊車梁現場組對、焊接方法
- 下一篇:機械手原點復歸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