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治療尿路感染的中藥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823793.6 | 申請日: | 2016-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235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3 |
| 發明(設計)人: | 高忠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淄博夸克醫藥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P13/02;A61P31/00;A61K35/57;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5086 山東省淄博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治療 尿路感染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尿路感染的中藥。
背景技術
尿路感染是指各種病原微生物在泌尿系統生長繁殖引起的尿路急、慢性炎癥反應,是常見的多發性泌尿系疾病。其發病率僅次于呼吸道感染,因其易復發,治療頗為棘手。近年來,由于抗生素的廣泛使用,使耐藥菌株對西藥不夠敏感的病例增加,且長期使用可產生腎毒性,導致菌群失調。而中藥藥方治療尿路感染,是通過多途徑、多靶點的整合調節,發揮清熱利濕,通淋解毒功效,與抗生素相比,副作用小,且不會導致菌群失調。相當于祖國醫學的“淋癥”等范疇。尿路感染最為常見的癥狀是:排尿異常。尿路感染常見的排尿異常是尿頻、尿急、尿痛、血尿等主要臨床癥狀。
本發明所涉及藥材研究現狀如下:
車前草【別名】苤苢、馬舄、車前、當道、陵舄、牛舌草、蝦蟆衣、牛遺、勝舄、車輪菜、勝舄菜、蛤螞草、蝦蟆草、錢貫草、牛舄、野甜菜、地膽頭、白貫草、豬耳草、飯匙草、七星草、五根草、黃蟆龜草、蟾蜍草、豬肚子、灰盆草、打官司草、車轱轆草、驢耳朵草、錢串草、牛甜菜、黃蟆葉、牛耳朵棵【 來源 】本品為車前科植物車前或平車前的干燥全草。夏季采挖,除去泥沙,曬干。【性味】甘,寒 。【歸經】歸肝、腎、肺、小腸經。【功能主治】清熱利尿,祛痰,涼血,解毒。用于水腫尿少,熱淋澀痛,暑濕瀉痢,痰熱咳嗽,吐血衄血,癰腫瘡毒。【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30g。【注意】若虛滑精氣不固者禁用。【摘錄】 《中華本草》
金錢草【別名】大金錢草、對座草、路邊黃、遍地黃、銅錢草、一串錢、寸骨七。【來源】本品為報春花科植物過路黃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除去雜質,曬干。【性味】甘、咸,微寒。【歸經】歸肝、膽、腎、膀胱經。【功能主治】清利濕熱,通淋,消腫。用于熱淋,沙淋,尿澀作痛,黃疸尿赤,癰腫疔瘡,毒蛇咬傷;肝膽結石,尿路結石。【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60g。【注意】 凡陰疽諸毒,脾虛泄瀉者,忌搗汁生服。【摘錄】《中華本草》。
通淋草【別名】洗石草,巖邊青,線子草【來源】通淋草多年生野生草本玄參科植物,花期7月。生長于西南地區鐵峰山脈高海拔山區。【性味】性平,味甘。【歸經】歸肝、膽、腎、膀胱經。【功能主治】溶石,排石,消炎鎮痛,清熱解毒,活血利尿,治石淋,尿路感染。【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摘錄】《中華本草》。
魚腥草【別名】側耳根、豬鼻孔、臭草、魚鱗草。【來源】本品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莖葉茂盛花穗多時采割,除去雜質,曬干。【性味】辛,微寒。【歸經】歸肺經。【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用于肺癰吐膿,痰熱喘咳,熱痢,熱淋,癰腫瘡毒。【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25g,不宜久煎。【注意】 虛寒癥及陰性外瘍忌服。【摘錄】《中華本草》。
茅根【別名】茅草、白茅草、白茅根。【來源】為禾本科植物多年生草本白茅的根莖,根壯莖白色,橫走于地下。【性味】味甘苦,性寒,無毒。【歸經】入肺經、胃經、小腸經。【功能主治】涼血止血,清熱解毒,吐血,尿血,熱淋,水腫,黃疸,小便不利,熱病煩渴,胃熱嘔噦,咳嗽。【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摘錄】《中華本草》。
雞內金【別名】雞肫皮。【來源】本品為雉科動物家雞的干燥沙囊內壁。殺雞后,取出雞肫,趁熱立即剝下內壁(不要先用水洗,否則難剝離且易破碎),洗凈,干燥。【性味】甘,平。【歸經】歸脾、胃、小腸、膀胱經。【功能主治】 健胃消食,澀精止遺。用于食積不消,嘔吐瀉痢,小兒疳積,遺尿,遺精。【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注意】 脾虛無積者慎服。【摘錄】《中華本草》。
金沙牛【來源】為蟻蛉科動物蟻蛉的幼蟲干燥體。【性味】辛、咸,溫。【歸經】歸腎、膀胱經。【功能主治】解熱,鎮痙,散結,利尿通淋,化疔毒。用于小兒高熱,腎及尿道結石,小便不利,瘰疬,疔瘡。【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摘錄】《中華本草》。
郁金【別名】玉金、白絲郁金。【來源】本品為姜科植物溫郁金、姜黃、廣西莪術或蓬莪術的干燥塊根。前兩者分別習稱“溫郁金”和“黃絲郁金”,其余按性狀不同習稱“桂郁金”或“綠絲郁金”。冬季莖葉枯萎后采挖,除去泥沙及細根,蒸或煮至透心,干燥。【性味】辛、苦,寒。【歸經】歸肝、心、肺經。【功能主治】行氣化瘀,清心解郁,利膽退黃。用于經閉痛經,胸腹脹痛、刺痛,熱病神昏,癲癇發狂,黃疸尿赤。【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注意】陰虛失血及無氣滯血瘀者忌服,孕婦慎服。【摘錄】《中華本草》。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淄博夸克醫藥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淄博夸克醫藥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2379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治療痛風的中藥
- 下一篇:治療筋骨損傷的瑤醫外擦藥酒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