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吹風機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822270.X | 申請日: | 2016-09-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095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03 |
| 發明(設計)人: | 查霞紅;喻學鋒;李先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寶時得電動工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H1/08 | 分類號: | E01H1/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12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吹風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吹風機。
背景技術
在園林機械中,吹風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工具,借助吹向地面的氣流來清楚灰塵或者雜物進行清潔。吹風機通常包括殼體、連接殼體的風管、收納于殼體的涵道、產生氣流的風扇和用于驅動風扇的電機。為了減少整體的尺寸,電機通常設置在涵道內,利用涵道內的空余空間來安置電機。但是由于涵道內的空間往往比較狹小,不利于電機的正常散熱,造成電機的工作溫度過高反而影響電機的工作效率。
為了解決該問題,一種解決辦法是把電機安裝在涵道的外部。涵道外部較大的空間有利于電機的散熱,但是這會相應增加整體的尺寸,不利于體積小巧的發展趨勢。
因此有必要對現有技術手段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較小的整體尺寸和較低成本的吹風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吹風機,包括:殼體;風管,連接所述殼體并使空氣從所述風管吹出;涵道,收納于所述殼體中,用于引導所述空氣流動;風扇,用于使空氣產生流動;電機,連接所述風扇并產生提供給所述風扇的動力;其中,所述涵道包括導流外罩、導流內罩以及位于所述導流外罩和導流內罩之間的靜葉片,所述電機為交流電機,所述交流電機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導流內罩內。
優選地,所述交流電機完全收容于所述導流內罩內。
優選地,所述交流電機的直徑大于等于58mm。
優選地,所述導流內罩的直徑大于等于62mm。
優選地,所述風扇包括輪轂以及安裝在所述輪轂上的葉片,其中所述輪轂的直徑大于等于所述導流內罩的直徑。
優選地,所述輪轂的直徑大于等于50mm。
優選地,所述靜葉片中空設置使得冷卻所述電機的冷卻氣流通過所述靜葉片內部。
優選地,所述靜葉片具有供所述冷卻氣流通過的進風通道和出風通道,所述進風通道和所述出風通道獨立設置。
優選地,所述吹風機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導流內罩內的冷卻風扇,所述冷卻風扇產生冷卻氣流。
優選地,所述靜葉片環繞所述導流內罩周向間隔設置,所述風扇產生的氣流從所述靜葉片之間的間隙通過。
優選地,所述外殼上設有對準所述進風通道的進風口以及對準所述出風通道的出風口。
優選地,所述靜葉片包括包含進風通道的第一靜葉片以及包含出風通道的第二靜葉片,所述第一靜葉片與所述第二靜葉片之間通過隔離筋隔離。
優選地,所述隔離筋與所述第一、第二靜葉片的表面形狀匹配,從而使得所述隔離筋與所述第一、第二靜葉片形成光滑的表面。
優選地,所述導流內罩包括可相互固定連接的前導流內罩和后導流內罩,所述第一靜葉片位于所述前導流內罩上,所述第二靜葉片位于所述后導流內罩上。
本發明的目的另外之一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良好散熱的吹風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吹風機,包括:殼體;風管,連接所述殼體并使空氣從所述風管吹出;涵道,收納于所述殼體中,用于引導所述空氣流動;風扇,用于使空氣產生流動;電機,連接所述風扇并產生提供給所述風扇的動力;其中,所述涵道包括導流外罩、導流內罩以及位于所述導流外罩和導流內罩之間的靜葉片,所述電機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導流內罩內,所述靜葉片中空設置使得冷卻所述電機的冷卻氣流通過所述靜葉片內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的吹風機采用成本較低的交流電機,而且把交流電機設置在涵道內,使得整體吹風機的尺寸較小。另外,通過中空的靜葉片內部作為冷卻電機的通道,在不影響整體設計布局的前提下,提升電機的冷卻效果,提升整體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以上所述的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以及有益效果可以通過下面的能夠實現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同時結合附圖描述而清楚地獲得。
附圖以及說明書中的相同的標號和符號用于代表相同的或者等同的元件。
圖1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吹風機的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吹風機沿縱向剖面的剖視圖。
圖3是第一實施例中的吹風機的涵道去掉部分的示意圖。
圖4是另一實施例中的吹風機的涵道的分解示意圖。
圖5是圖1中的吹風機的電機全部位于涵道中的示意圖。
圖6是圖1中的吹風機的電機部分位于涵道中的示意圖。
圖7是圖1中的吹風機的導流內罩具有散熱孔的示意圖。
1、吹風機2、殼體3、風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寶時得電動工具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寶時得電動工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2227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