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放射線人體檢查方法和放射線人體檢查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818922.2 | 申請日: | 2016-09-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3282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趙自然;陳志強;李元景;吳萬龍;金穎康;朱晨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方威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V5/00 | 分類號: | G01V5/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孫紀泉 |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放射線 人體 檢查 方法 系統 | ||
本公開涉及一種放射線人體檢查系統及其檢查方法。所述放射線人體檢查方法包括步驟:對待檢查者進行個人身份識別;根據身份識別結果調取被檢查者已往的累積放射線受照劑量;獲取進行本次檢查的放射線人體檢查設備的預計單次放射線掃描劑量;計算被檢查者已往的累積放射線受照劑量和放射線人體檢查設備的所述預計單次放射線受照劑量的累加值;和根據所述累加值是否超過劑量限值來確定是否對被檢查者執行本次放射線檢查。本發明的放射線人體檢查系統和檢查方法提高了放射線人體檢查的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的實施例涉及放射線人體檢查方法和放射線人體檢查系統,例如用于機場、車站、海關等涉及安全檢查的領域和/或醫院等涉及人體醫學輻射診療的領域。
背景技術
放射線人體安全檢查廣泛地用于機場、海關、車站等場所。常用的放射線檢查技術包括放射線透視成像及放射線背散射成像。放射線透射成像技術是指利用放射線穿過被檢查人體,由計算機分析處理穿過人體之后的放射線信號,形成人體透視圖像,這是目前檢查人體體內藏匿物品的主要技術手段。放射線背散射技術則是使用微量放射線掃描被檢人,通過接收人體表面散射回的射線信號,獲取人體表面輪廓圖像,這一技術能夠有效的檢測人體隨身攜帶的危險品。
人體受照劑量限值是單個人體可接收的受照劑量的上限值,或者單個人體不可接收的受照劑量的下限值。不同放射防護體系,都制定了相應的劑量限值。劑量限值通常包括單次掃描受照劑量限值和年度累積受照劑量限值。放射線人體檢查設備需要滿足放射防護體系對于劑量限值的要求,以保障被檢查者的人體安全。
但是,目前在使用的放射線類人體檢查設備,設計時一般都只考慮了人體單次放射線受照劑量滿足放射線防護要求;而對于被檢人一定時期內的累積放射線受照劑量,則沒有辦法提供直接的衡量和控制。而隨著現代社會人們被迫接受放射線檢查的情況越來越多,累積放射線受照劑量對于人體健康的影響不容忽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對被檢查者來說更安全的放射線人體檢查系統和方法,其能夠對被檢人的單次放射線受照劑量和一定時期內在不同設備上受照的放射線累積劑量總值進行監控和管理,避免放射線受照劑量超限對人體健康帶來的危害。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出一種放射線人體檢查方法,包括步驟:對待檢查者進行個人身份識別;根據身份識別結果調取被檢查者已往的累積放射線受照劑量;獲取進行本次檢查的放射線人體檢查設備的預計單次放射線掃描劑量;計算被檢查者已往的累積放射線受照劑量和放射線人體檢查設備的所述預計單次放射線受照劑量的累加值;和根據所述累加值是否超過劑量限值來確定是否對被檢查者執行本次放射線檢查。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例,其中,其中,放射線人體檢查設備的預計單次放射線掃描劑量是該放射線人體檢查設備的額定單次放射線掃描劑量。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例,其中,所述已往的累積放射線受照劑量是個人在一年內已經接受的放射線受照劑量的累積值,所述劑量限值是個人一年內可以接受的放射線受照劑量的上限值。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例,根據所述累加值是否超過劑量限值來確定是否對被檢查者執行本次放射線檢查包括:
當被檢查者已往的累積放射線受照劑量和放射線人體檢查設備的額定單次放射線受照劑量的累加值超過劑量限值時,確定不對被檢查者進行放射線檢查;和
當被檢查者已往的累積放射線受照劑量和放射線人體檢查設備的額定單次放射線受照劑量的累加值不超過劑量限值時,確定對被檢查者執行放射線檢查。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示例性實施例,其中,在對被檢查者執行放射線檢查的過程中,實時監測放射線人體檢查設備的輸出參數,如果輸出參數異常則中止檢查工作;已經執行完成部分的放射線檢查受照劑量,按已執行時間與完整執行檢查所需時間比例折算本次非完整檢查對被檢查人員造成的放射線受照劑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方威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同方威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1892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