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裝訂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814744.6 | 申請日: | 2016-09-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3536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9 |
| 發明(設計)人: | 中野良則;粟野宏明;牧田拓也;堤康次郎;原田勝巳;楠本保浩;萩原洋;白石惠三子;廣田淳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富士施樂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5H37/04 | 分類號: | B65H3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小東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裝訂 處理 裝置 | ||
1.一種裝訂處理裝置,該裝訂處理裝置包括:
包括凸部的第一擠壓構件,該凸部由具有曲率的彎曲表面形成并且朝向堆疊有多個片材的片材束突出;以及
包括凹部的第二擠壓構件,該凹部由具有曲率的彎曲表面形成并且被構造成隔著所述片材束與所述凸部組合,所述第二擠壓構件被構造成擠壓被夾持在所述第一擠壓構件和所述第二擠壓構件之間的所述片材束,其中:
在所述第一擠壓構件的所述凸部和所述第二擠壓構件的所述凹部彼此組合的狀態下,在所述第一擠壓構件和所述第二擠壓構件沿著擠壓方向的橫截面中在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之間形成間隙,并且
所述間隙的體積比夾持在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之間的所述片材束的體積大,
其中夾持在所述第一擠壓構件的所述凸部和所述第二擠壓構件的所述凹部之間的所述片材束的體積與形成在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之間的所述間隙的體積之比在0.56到0.80的范圍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訂處理裝置,其中在所述第一擠壓構件和所述第二擠壓構件沿著所述擠壓方向的所述橫截面中,形成所述第一擠壓構件的所述凸部的所述彎曲表面的所述曲率小于形成所述第二擠壓構件的所述凹部的所述彎曲表面的所述曲率。
3.一種裝訂處理裝置,該裝訂處理裝置包括:
第一擠壓構件,該第一擠壓構件包括朝向堆疊有多個片材的片材束突出的凸部;以及
第二擠壓構件,該第二擠壓構件包括凹部,該凹部被構造成隔著所述片材束與所述凸部組合而在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之間形成間隙,所述第二擠壓構件被構造成擠壓被夾持在所述第一擠壓構件和所述第二擠壓構件之間的所述片材束,其中:
在所述片材束被夾持在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之間的情況下,所述第一擠壓構件和所述第二擠壓構件使構成所述片材束的纖維在所述間隙中部分破裂,以形成其中纖維松散的破裂區段,并且擠壓該破裂區段以使破裂纖維被擠壓而結合至彼此,從而將所述片材束裝訂在一起,
其中夾持在所述第一擠壓構件的所述凸部和所述第二擠壓構件的所述凹部之間的所述片材束的體積與形成在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之間的所述間隙的體積之比在0.56到0.80的范圍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裝訂處理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擠壓構件的所述凸部和所述第二擠壓構件的所述凹部通過將夾持在它們之間的所述片材束固定在所述間隙的兩個端部處并且隨后通過所述凸部使所述片材束在所述間隙中延伸而形成所述破裂區段。
5.一種裝訂處理裝置,該裝訂處理裝置包括:
通過多個第一凸部和多個第一凹部的交替布置而設置的第一擠壓構件,所述第一凸部均由朝向片材束突出的彎曲表面形成,所述第一凹部均由在背離所述片材束的方向上凹入的彎曲表面形成;以及
通過多個第二凹部和多個第二凸部的交替布置而設置的第二擠壓構件,所述第二擠壓構件被構造成擠壓夾持在所述第一擠壓構件和所述第二擠壓構件之間的所述片材束,所述第二凹部均由彎曲表面形成以與配對的所述第一凸部隔著第一間隙組合并且隔著所述片材束與配對的所述第一凸部對置,所述第二凸部均由彎曲表面形成以與配對的所述第一凹部隔著第二間隙組合并且隔著所述片材束與配對的所述第一凹部對置,其中:
所述第一間隙的體積大于待被夾持在各所述第一凸部和配對的所述第二凹部之間的所述片材束的體積,
所述第二間隙的體積大于待被夾持在各所述第二凸部和配對的所述第一凹部之間的所述片材束的體積,
其中,所述多個第一凸部的曲率半徑與所述多個第二凸部的曲率半徑是相等的,并且所述第一間隙的體積和所述第二間隙的體積彼此不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富士施樂株式會社,未經富士施樂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1474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