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混合動力車輛的控制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814046.6 | 申請日: | 2016-09-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316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1 |
| 發明(設計)人: | 稻川智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W30/20 | 分類號: | B60W30/20;B60W20/10;F02D29/02;F16F15/123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熊傳芳,蘇卉 |
| 地址: | 日本愛知***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合 動力 車輛 控制 裝置 | ||
1.一種混合動力車輛的控制裝置,具備:
扭振減震器,具備從發動機被輸入轉矩的輸入部件及相對于所述輸入部件能夠沿所述輸入部件的旋轉方向移動的可動部件,并構成為所述輸入部件和所述可動部件根據向所述輸入部件輸入的轉矩的變動而相對移動;
電動機,在轉矩從所述發動機向驅動輪傳遞的路徑上連結于比所述扭振減震器靠所述驅動輪側;及
控制器,對所述發動機及所述電動機進行控制,
所述混合動力車輛的控制裝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具備:
預測部,對所述可動部件相對于所述輸入部件的旋轉方向的移動量成為預先確定的第一預定值以上的極限轉矩向所述輸入部件輸入這一情況進行預測;及
驅動力變更部,在由所述預測部預測到所述極限轉矩向所述輸入部件輸入的情況下,限制所述發動機的輸出轉矩以使向所述輸入部件輸入的轉矩小于所述極限轉矩,并且使所述電動機的輸出轉矩變化以補償因限制所述發動機的輸出轉矩而引起的驅動力的下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動力車輛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具有確定了相對于向所述輸入部件輸入的轉矩的所述移動量的映射,
所述控制器具備移動量計算部,該移動量計算部基于向所述輸入部件輸入的轉矩和所述映射來求出所述移動量。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動力車輛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具備學習控制部,該學習控制部求出向所述輸入部件實際輸入的實際轉矩和被輸入了所述實際轉矩時的所述移動量即實際移動量,并基于所述實際轉矩和所述實際移動量來更新所述映射。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動力車輛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學習控制部構成為,算出所述實際轉矩與基于所述實際移動量和所述映射而求出的向所述輸入部件輸入的轉矩之差,并將算出的所述差與所述映射所確定的向所述輸入部件輸入的各個轉矩值相加來更新所述映射。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動力車輛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學習控制部構成為,求出多個所述實際轉矩和所述實際移動量,根據這些求出的多個實際轉矩和實際移動量,求出所述實際轉矩相對于單位實際移動量的變化量即第一系數,將所述映射所確定的各個移動量乘以所述第一系數,來更新所述映射所確定的向所述輸入部件輸入的各個轉矩值。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動力車輛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學習控制部構成為,求出從轉矩未被輸入所述扭振減震器的情況下的所述移動量即基準移動量至所述實際移動量的偏差,根據所述實際轉矩和所述偏差來求出所述實際轉矩相對于單位實際移動量的變化量即第二系數,將所述映射所確定的各個移動量乘以所述第二系數,來更新所述映射所確定的向所述輸入部件輸入的各個轉矩。
7.根據權利要求3~6中任一項所述的混合動力車輛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學習控制部構成為,在所述實際移動量為預先確定的第二預定值以上的情況下更新所述映射。
8.根據權利要求2~7中任一項所述的混合動力車輛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構成為,在限制所述發動機的輸出轉矩的情況下,以使基于所述映射求出的移動量小于所述第一預定值的方式確定所述發動機的輸出轉矩。
9.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混合動力車輛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動部件由輸出部件構成,該輸出部件連結于所述驅動輪并且設置成能夠與所述輸入部件相對旋轉,
所述扭振減震器由所述輸入部件、所述輸出部件及在所述輸入部件與所述輸出部件相對旋轉的情況下發生彈性變形的彈性部件構成,
所述移動量是所述輸入部件與所述輸出部件的相位差。
10.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混合動力車輛的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輸入部件形成有沿圓周方向具有預定的長度的滾動室,
所述可動部件由滾動體構成,該滾動體根據所述輸入部件的角加速度而在所述滾動室內擺動,
所述移動量是所述滾動體在所述滾動室內擺動的長度或角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1404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