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身前部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810563.6 | 申請日: | 2016-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9501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2 |
| 發明(設計)人: | 竹田智哉;安井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2D21/15 | 分類號: | B62D21/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夏正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韓登營;蔣國偉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身 前部 結構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車身前部結構,其能夠在抑制零部件數量的增加和車輛全長的増加且將保險杠的全長尺寸抑制在較小程度的狀態下,良好地吸收沖擊載荷。在車身前部結構(10)中,保險杠(19)架設于左右的前側架(14)上。左前側架(14)具有:前載荷吸收部(37),其連接于左保險杠(19);和后載荷吸收部(39),其設置于左加固件(18)的車身后方。左加固件(18)的前壁(105)收裝于左前側架(14)的內部(111),并且前壁(105)接合于左前側架(14)的內側壁(26)。并且,前壁(105)由前后的框架背板(34、35)從車身前后方向來夾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車身前部結構,其具有前側架和上部構件,并且兩部件通過加固件(gusset)來連接。
背景技術
已知有一種車身前部結構,其中,加固件從前側架的內部向車身前方外側延伸,在加固件的外端部接合有上部構件的前端部。通過使加固件從前側架的內部延伸,加固件被牢固地接合于前側架的內部(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因此,例如,當車輛發生了小面積重疊(Small Overlap)碰撞而有較大的沖擊載荷輸入至上部構件的前端部時,能夠將所輸入的沖擊載荷經由加固件傳遞至前側架。據此,能夠通過小面積重疊碰撞的沖擊載荷使前側架發生變形,吸收沖擊載荷。
所謂“小面積重疊碰撞”,是指車輛的前部中的1/4的前側部與樹木或電線桿等障礙物發生碰撞。
在此,專利文獻1的車身前部結構的沖擊吸收部件從左右的前側架的前端部突出,在左右的沖擊吸收部件的前端部架設有保險杠(bumper beam)。因此,當車輛發生正面碰撞時,沖擊載荷輸入至保險杠,能夠通過所輸入的沖擊載荷使沖擊吸收部件發生變形,吸收沖擊載荷。
此外,還已知有一種車身前部結構,其中,在前側架的前端部的內部固定有加固件,所固定的加固件向車寬方向外側伸出,沖擊吸收部件從加固件的前端部突出(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在此,在專利文獻2的車身前部結構中,在左右的沖擊吸收部件的前端部架設有保險杠,保險杠的外端部延伸至加固件的車寬方向外側。
因此,能夠將小面積重疊碰撞的沖擊載荷從保險杠的外端部經由加固件向前側架傳遞。據此,能夠通過小面積重疊碰撞的沖擊載荷使前側架發生變形,吸收沖擊載荷。
另一方面,當車輛發生正面碰撞時,沖擊載荷輸入至保險杠,能夠通過所輸入的沖擊載荷使沖擊吸收部件發生變形,吸收沖擊載荷。
但是,在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2的車身前部結構中,為了吸收車輛的正面碰撞造成的沖擊載荷,需要另外準備沖擊吸收部件。因此,會增加車身前部結構的零部件數,從而對控制成本造成障礙。此外,由于使沖擊吸收部件從前側架的前端部突出,因此,會對控制車輛全長造成障礙。
并且,在專利文獻2的車身前部結構中,保險杠的外端部延伸至加固件的車寬方向外側。因此,保險杠的全長尺寸變大,保險杠的重量増加,妨礙實現車輛的輕量化。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公報第5357953號
專利文獻2:日本發明專利公開公報特開2015-9712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車身前部結構,其能夠在抑制零部件數量的增加和車輛全長的増加,并且將保險杠的全長尺寸抑制在較小程度的狀態下,良好地吸收沖擊載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1056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指甲打磨器控制電源(6)
- 下一篇:指甲打磨器控制電源(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