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貼身衣物及其生產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801924.0 | 申請日: | 2016-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6165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23 |
| 發明(設計)人: | 黃榮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榮坤 |
| 主分類號: | A41C3/00 | 分類號: | A41C3/00;A41C3/12;A61B5/0402;A61B5/026;A61B5/021;A61B5/0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72300 海南省*** | 國省代碼: | 海南;4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聯網 技術 貼身 衣物 及其 生產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貼身衣物領域,特別是一種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貼身衣物及其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時代的日益興盛,目前市場的傳統產品正跨界結合智能科技實現人類智能生活的目標。目前市場出現的智能手環、還有傳統的家用血壓器,在人們的生活上提供了新的便捷性,能滿足人們對自我健康日常管理。然而,初期的智能健康監測產品還有很大的提升階段和存在技術缺陷。比如針對女性群體的日常健康監測管理的智能產品就處在空白期。
市面出現的早期的運動型的智能手環,無法精確貼近人腹部或背部等部分的皮膚,無法取得醫院設備監測的健康指標要求的數據收集功能。傳統的貼身衣物中,例如女性內衣,還一直只是在材料的舒適度上滿足人體的淺表健康需求,沒有一個完整的智能系統方案的導入;如今某些內衣企業的智能內衣只是在無鋼圈、非海綿上做文章,最近在市場上也出現了和我研發的智能文胸類似的產品,但是不管是從工藝的精湛處理還是從系統功能監測領域都欠缺優化性能,且制造工藝粗糙;卻把重點放在產品的概念炒作上,忽略了產品的本質。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基于物聯網技術監測收集人體健康指標數據的貼身衣物,保證貼身衣物使用舒適度的同時,直接貼附人體以獲取更精準的人體指標數據,為私人健康管理打造一個具備強大的移動健康管理系統。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貼身衣物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1)剪取貼身衣物所包括的杯面層、杯內層及中間三文治層,在杯面層、杯內層及中間三文治層上進行智能線路圖案的距離定點:
分別在杯面層的下圍區中間位置進行傳感接口的描點定位,在杯內層的下圍區進行傳感檢測點的描點定位,在中間三文治層的下圍區雙面上進行傳感監測點和傳感接口的描點定位,其中,中間三文治層中傳感接口的位置與杯面層中傳感接口的位置完全對應,中間三文治層中傳感監測點的位置與杯內層中傳感監測點的位置完全對應;
2)分別在杯內層和中間三文治層所定的傳感檢測點上用銀離子導電線或石墨烯導電線進行刺繡,得到以所定傳感監測點為中心的任意幾何形狀的實心塊狀結構,將該實心塊結構定義為內部感應區;在中間三文治層上,用銀離子導電線或石墨烯導電線在傳感檢測點和傳感接口之間繡上連接線路,連接線路的兩端分別跟傳感檢測點和傳感接口接觸;
3)將把杯面層和中間三文治層粘合在一起,將導電固定部安裝在傳感接口的位置,使得導電固定部與步驟2)中的連接線路接觸;
4)將杯內層與粘合在一起的杯面層及中間三文治層放入模具進行一次性成杯壓杯工藝;使用時將安裝有導電活動部的主機模塊與所述導電固定部連接或結合,使得所述內部感應區與主機模塊導通。
優選的,步驟1)中,在杯面層上定位的傳感接口數量為3個,在杯內層上定位的傳感檢測點數量為3個,在中間三文治層上定位的傳感監測點和傳感接口分別為3個;
經過步驟2)后在中間三文治層上得到3個彼此獨立的內部感應區,分別定義為第一感應區、第二感應區和第三感應區,其中,3個傳感接口均位于所述第一感應區和第二感應區之間,且當所述貼身衣物穿在人體身上時,所第第二感應區和第三感應區位于人體心臟正常所在的一側。
優選的,所述第一感應區、第二感應區和第三感應區的最大直徑均為1.2~1.6cm,且,所述第一感應區和第二感應區之間的最小水平間距為5~7cm,所述第二感應區和第三感應區之間的最小水平間距為1.2~1.6cm;
經過步驟3)后,在粘合后的杯面層和中間三文治層的3個傳感接口的位置分別安裝上3個導電固定部,將3個所述導電固定部分別定義為第一導電固定部、第二導電固定部和第三導電固定部,三者依次間隔橫向排列設置在所述下圍區,其中,所述第二導電固定部與第一導電固定部之間的最小水平間距為0.8~1.2cm,與所述第三導電固定部之間的最小水平間距為0.6~0.7cm。
一種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貼身衣物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1)剪取貼身衣物所包括的面層和丈巾層,在面層和丈巾層上進行智能線路圖案的距離定點:
分別在面層的下圍區中間位置進行傳感接口的描點定位,在丈巾層的下圍區雙面進行傳感監測點和傳感接口的描點定位,其中,丈巾層中傳感接口的位置與面層中傳感接口的位置完全對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榮坤,未經黃榮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0192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