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流體控制裝置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801490.4 | 申請日: | 2016-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9546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31 |
| 發明(設計)人: | 陳世昌;張英倫;吳祥滌;黃啟峰;韓永隆;廖家淯;程政瑋 | 申請(專利權)人: |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B43/04 | 分類號: | F04B43/04;F04B53/22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章侃銥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市***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流體 控制 裝置 制造 方法 | ||
一種流體控制裝置的制造方法,包含:(a)提供殼體、壓電致動器及可變形基座結構,壓電致動器由壓電元件及振動板所構成,振動板具有第一表面及相對應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具有突出部,可變形基座結構包含流通板及撓性板,撓性板具有可動部;(b)將撓性板及流通板相互堆疊接合構成可變形基座結構;以及(c)依序將殼體、壓電致動器及可變形基座結構相互堆疊定位接合組裝后,并實施于外部施加至少一作用力的同步變形作業,使撓性板及流通板產生同步變形,讓構成撓性板的可動部與流通板的突出部之間定義出一特定深度。
【技術領域】
本案是關于一種流體控制裝置的制造方法,尤指一種具有可變形基座的流體控制裝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于各領域中無論是醫藥、電腦科技、打印及能源等工業,產品均朝精致化及微小化方向發展,其中微泵、噴霧器、噴墨頭及工業打印裝置等產品所包含的流體輸送結構為其關鍵技術,是以,如何借創新結構突破其技術瓶頸,為發展的重要內容。
請參閱圖1A及圖1B所示,圖1A為已知流體控制裝置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圖1B為已知流體控制裝置的部分結構組裝偏移示意圖。如圖所示,已知的流體控制裝置100的作動核心主要包含基板101及壓電致動器102,基板101與壓電致動器102是堆疊設置,且基板101與壓電致動器102具有一間隙103,其中,該間隙103需保持一定深度,借由此間隙103維持一定深度,當壓電致動器102受施加電壓而致動產生形變時,則可驅動流體于流體控制裝置100的各腔室內流動,借以達到流體傳輸的目的。然而,于此已知的流體控制裝置100中,其中壓電致動器102與基板101均為平板式的整體結構,且具有一定的剛性,在此條件下,欲使該兩個整體均為平板式的結構彼此精準對位,以致使該兩平板間產生具有一定之間隙103,即維持一定深度,會具有一定的困難度,極容易產生誤差,因為上述任一具一定剛性的整體平板,如有任一邊傾斜一角度θ,則于相對的位置均會產生相對的距離乘上該角度θ的位移值,例如一位移d,而導致該一定之間隙103的標線處增加d’(如圖1B所示),或反之減少d’(未圖示);特別是當流體控制裝置朝向微小化的發展,每一元件的尺寸均朝微小化設計進行,使得該兩平板間欲維持具有一定之間隙103,而不會增加或減少d’,進而保持間隙103的一定深度,其困難度越來越高,而若無法保持間隙103的一定深度,例如間隙103是增加上述一d’位移的誤差時,將導致該間隙103的距離過大,進而使得流體傳輸效率不佳;反之,若間隙是于相反方向以致減少上述一d’位移(未圖示),則使得間隙103的距離過小,進而在壓電致動器102作動時易與其他元件接觸干涉,而產生噪音的問題,并導致流體控制裝置的不良率隨的提升。
換言之,由于已知的流體控制裝置100的壓電致動器102與基板101均為具有一定剛性的平板式整體結構,兩者平板間欲以整體對位方式,達到精準對位的目的顯為困難,尤其在元件尺寸越趨微小,組裝時更難精確對位,進而使流體輸送的效能低落及產生噪音的問題,導致使用上的不便利及不舒適。
因此,如何發展一種可改善上述已知技術缺失,可使傳統采用流體傳輸裝置的儀器或設備達到體積小、微型化且靜音,并克服組裝時易產生誤差的問題,進而達成輕便舒適的可攜式目的的微型流體傳輸裝置,實為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案的主要目的在于解決已知的流體控制裝置中,基板與壓電致動器因元件微小化的設計,于組裝時不易精確地定位而產生誤差,使其于組裝后難以維持其間隙的需求距離,進而導致流體輸送的效能低落及產生噪音的問題,導致使用上的不便利及不舒適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0149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流體控制裝置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流體控制裝置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