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車載太陽能板折疊追光發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801059.X | 申請日: | 2016-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160644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3 |
| 發明(設計)人: | 張英朝;楊超;孟寶;傅磊;王子祥;張明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S20/32 | 分類號: | H02S20/32;H02S30/20 |
| 代理公司: | 長春吉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22201 | 代理人: | 邵銘康,朱世林 |
| 地址: | 130012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載 太陽能 折疊 發電 裝置 | ||
1.一種車載太陽能板折疊追光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由太陽能板組件Ⅰ(A)、步進電機組件Ⅰ(B)、太陽能板組件Ⅱ(C)、步進電機組件Ⅱ(D)、盒體(E)、太陽能板組件Ⅲ(F)、步進電機組件Ⅲ(G)、檢測模塊(H)、電動推桿組件(I)、底座組件(J)、智能控制器(K)、合頁Ⅰ(1)、頂端太陽能板(2)、合頁Ⅱ(3)和旋轉座(4)組成,其中盒體(E)經合頁Ⅰ(1)和合頁Ⅱ(3)固接于旋轉座(4)的一邊;檢測模塊(H)的底座Ⅰ(38)固接于頂端太陽能板(2)正面的中心,頂端太陽能板(2)固接于盒體(E)的頂部;太陽能板組件Ⅰ(A)位于盒體(E)的上滑槽(L)內;太陽能板組件Ⅱ(C)位于盒體(E)的中滑槽(M)內;太陽能板組件Ⅲ(F)位于盒體(E)的下滑槽(N)內;太陽能板組件Ⅰ(A)的太陽能板與盒體(E)的中滑槽(M)滑動連接;太陽能板組件Ⅰ(A)的齒條縱向與盒體(E)中左板(16)上的定位槽Ⅰ(14)和右板(28)上的定位槽Ⅳ(26)在一條直線上;太陽能板組件Ⅱ(C)的太陽能板與盒體(E)的上滑槽(L)滑動連接;太陽能板組件Ⅱ(C)的齒條縱向與盒體(E)中前板(17)的定位槽Ⅲ(21)和后板(29)的定位槽Ⅵ(31)在一條直線上;太陽能板組件Ⅲ(F)的太陽能板與盒體(E)的下滑槽(N)滑動連接;太陽能板組件Ⅲ(F)的齒條縱向與盒體(E)中右板(28)的定位槽Ⅴ(27)和左板(16)的定位槽Ⅱ(15)在一條直線上;步進電機組件Ⅰ(B)的步進電機底部固接于盒體(E)左板(16)的內側,步進電機組件Ⅰ(B)的齒輪Ⅰ與太陽能板組件Ⅰ(A)的齒條互相嚙合;步進電機組件Ⅱ(D)的步進電機底部固接于盒體(E)前板(17)的內側,步進電機組件Ⅱ(D)的齒輪Ⅰ與太陽能板組件Ⅱ(C)的齒條互相嚙合;步進電機組件Ⅲ(G)的步進電機底部固接于盒體(E)右板(28)的內側,步進電機組件Ⅲ(G)的齒輪Ⅰ與太陽能板組件Ⅲ(F)的齒條互相嚙合;電動推桿組件(I)的電動推桿座Ⅰ(43)固接于盒體(E)前板(17)的電動推桿座槽(22),電動推桿組件(I)的電動推桿座Ⅱ(50)固接于旋轉座(4)正面的中心;底座組件(J)的旋轉座齒輪(51)頂部固接于旋轉座(4)反面的中心;智能控制器(K)由單片機和導線組成,智能控制器(K)固接于旋轉座(4)正面,且在盒體(E)與旋轉座(4)結合時,與電動推桿組件(I)不發生干涉;步進電機組件Ⅰ(B)的步進電機、步進電機組件Ⅱ(D)的步進電機、步進電機組件Ⅲ(G)的步進電機、電動推桿組件(I)、底座組件(J)的水平步進電機(54)均由智能控制器(K)控制;光敏二極管(34)、電子陀螺儀(35)、八位數顯時鐘(37)、四象限探測器(O)經導線與智能控制器(K)連接構成檢測電路。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太陽能板折疊追光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陽能板組件Ⅰ(A)、太陽能板組件Ⅱ(C)和太陽能板組件Ⅲ(F)結構完全相同,均由太陽能板(5)和齒條(6)組成,齒條(6)固接于太陽能板(5)背面正中位置。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太陽能板折疊追光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進電機組件Ⅰ(B)、步進電機組件Ⅱ(D)和步進電機組件Ⅲ(G)結構完全相同,均由齒輪Ⅰ(7)、螺釘組(8)、電機座Ⅰ(9)和步進電機(10)組成,其中步進電機(10)底部經螺釘組(8)與電機座Ⅰ(9)固接,齒輪Ⅰ(7)與步進電機(10)的輸出軸固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大學,未經吉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801059.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