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沉積物內源磷負荷控制底泥改性材料的制備方法與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797810.3 | 申請日: | 2016-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27767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2 |
| 發明(設計)人: | 焦立新;王圣瑞;趙海超;丁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2F11/00 | 分類號: | C02F11/00;B01J20/10;B01J20/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敏 |
| 地址: | 100012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沉積物 負荷控制 磷酸鹽 水界面 內源 底泥改性 磷釋放 制備 焙燒 社會經濟效益 湖泊沉積物 聚合氯化鋁 最大吸附量 湖泊水體 基本原料 節能環保 解吸能力 控制效果 水庫水質 吸附容量 應用過程 有效抑制 沸石 改性 湖區 解吸 吸附 造粒 取材 應用 湖泊 釋放 平衡 生態 | ||
1.一種沉積物內源磷負荷控制底泥改性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采集湖泊沉積物,經冷凍干燥,研磨過篩,得沉積物粉體,備用;
(2)取沸石,研磨過篩,得到沸石粉體,備用;
(3)將所述沉積物粉體與所述沸石粉體和聚合氯化鋁混合均勻,形成混合粉體,備用,所述沸石粉體的質量為所述混合粉體總質量的30-70%,所述聚合氯化鋁的質量為所述混合粉體總質量的1-10%;
(4)將所述混合粉體加水浸潤,擠壓成型,成型材料于600-800℃下焙燒后,即制得所述沉積物內源磷負荷控制底泥改性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沉積物內源磷負荷控制底泥改性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積物粉體和所述沸石粉體的粒度均不小于100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沉積物內源磷負荷控制底泥改性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沸石粉體的質量為所述混合粉體總質量的40%。
4.根據權利要求1-2任一項所述的沉積物內源磷負荷控制底泥改性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氯化鋁的質量為所述混合粉體總質量的8-1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沉積物內源磷負荷控制底泥改性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氯化鋁的質量為所述混合粉體總質量的9%。
6.根據權利要求1-2任一項所述的沉積物內源磷負荷控制底泥改性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的添加量占所述混合粉體總質量的10wt%。
7.根據權利要求1-2任一項所述的沉積物內源磷負荷控制底泥改性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燒的溫度為600℃,時間為1-3h。
8.根據權利要求1-2任一項所述的沉積物內源磷負荷控制底泥改性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積物內源磷負荷控制底泥改性材料為具有3-5mm粒徑的顆粒。
9.由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制得的沉積物內源磷負荷控制底泥改性材料作為沉積物-水界面磷釋放阻控原位覆蓋材料的用途,其中受污染沉積物間隙水中的磷酸鹽濃度為0.02-1.0mg/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79781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