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回水孔可自動關閉的自吸離心泵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795301.7 | 申請日: | 2016-08-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28631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3 |
| 發明(設計)人: | 余文凌;陳兆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兆紅 |
| 主分類號: | F04D9/02 | 分類號: | F04D9/02;F04D29/4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蕪湖***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回水孔 自吸 壓縮彈簧 封堵 自吸離心泵 活塞 壓力水 缸套 泄漏 損傷 自動關閉裝置 活塞后腔 活塞組成 容積損失 推動活塞 正前方 泵啟動 密封性 錐口處 復位 砂粒 輸水 同軸 圓桿 錐口 移動 出口 保證 | ||
本回水孔可自動關閉的自吸離心泵,是在泵的回水孔正前方設置一個同軸的回水孔自動關閉裝置,該裝置主要由缸套和在缸套內移動的活塞組成,當泵啟動自吸時,活塞在壓縮彈簧的作用下復位,打開回水孔,進行自吸輸水,一旦完成自吸過程后,泵的出口產生的壓力水通過管道進入活塞后腔,推動活塞前進,封堵回水孔,消除泄漏。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是:既縮短了泵的自吸時間又不會產生泄漏,減少了容積損失,提高了泵的效率。為了防止壓力水對結構的損傷,活塞不是直接封堵而是通過壓縮彈簧推動圓桿去封堵回水孔,因此,如果回水孔的錐口處含有雜質如砂粒,則由于壓縮彈簧的保護,不會因錐口的損傷而失去密封性,保證泵可靠地正常運轉。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離心泵,特別是一種回水孔可自動關閉的自吸離心泵.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的普通離心泵,若吸入液面在葉輪之下,啟動時應預先灌水,很不方便。為了在泵內存水,吸入管進口需要裝底閥,泵工作時,底閥造成很大的水力損失。所謂自吸泵,就是在啟動前不需灌水(安裝后第一次啟動仍然需灌水),經過短時間運轉,靠泵本身的作用,即可以把水吸上來,投入正常工作。
氣液混合式自吸泵由于泵體的特殊結構,水泵停轉后,泵體內存有一定量的水,泵再次啟動后由于葉輪旋轉作用,吸入管路的空氣和水充分混合,并被排到氣水分離室,氣水分離室上部的氣體溢出,下部的水經回水孔返回葉輪,重新和吸入管路的剩余空氣混合,直到把泵及吸入管內的氣體全部排出,完成自吸,并正常抽水。
這種具有自吸功能的自吸泵在管路中不需要安裝底閥,工作前只需保證泵體內儲有定量引液即可具有“一次引流、終身自吸”功能。因此既簡化了管路系統,又改善了勞動條件,具有結構緊湊、操作方便、運行平穩、維護容易、效率高、壽命長等優點,適用于城市環保、建筑、消防、化工、制藥、染料、印染、釀造、電力、電鍍、造紙、石油、礦山、設備冷卻、油輪卸油等領域。
眾所周知,自吸式離心泵是由普通離心泵發展而來的。自吸泵的自吸作用是通過回水孔來實現的,因此,回水孔是自吸式離心泵的必備條件。
但是回水孔的通道面積大小存在“自吸短和泄漏量大”的矛盾,即回水孔面積大,流過液體多,自吸時間短,但自吸過程完成后,回水孔會造成泄漏和容積損失,回水孔的面積越大泄漏量越大,泵的效率越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為了克服上述自吸離心泵的回水孔存在“自吸短和泄漏量大”的矛盾,提出一種既能縮短自吸時間,又不產生泄漏和容積損失的回水孔可自動關閉的自吸離心泵。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回水孔可自動關閉的自吸離心泵包括泵體1、裝在泵體1渦室中葉輪2、和葉輪2固接的泵軸3、支承泵軸3的懸架4,泵體1內腔還設置有吸入口5、吸入通道、排出口6、氣水分離室和回水孔7,吸入口設置有吸入單向閥8,其特殊之處在于:在回水孔7的進口處設置成擴大形錐孔,并在回水孔7正前方設置一個同軸的回水孔自動關閉裝置9,回水孔自動關閉裝置9由固裝在泵體1前隔板上的缸套10和安裝在缸套10內腔并與之同軸并可軸向移動的活塞11組成,缸套10內腔的右腔室裝有可使活塞11復位的壓縮彈簧12,缸套10內腔的左腔室通過管路和泵體1的排出口6連通,活塞11的中心孔內安裝一根同軸并可軸向移動的圓桿13,該圓桿13指向回水孔7的一端制成和回水孔7的進口處擴大形錐孔相吻合的錐體。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中所述圓桿13上可以裝有用于調整該圓桿13在活塞11的中心孔中軸向位置的壓縮彈簧14和鎖緊螺母15。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在泵的回水孔7正前方設置一個同軸的回水孔自動關閉裝置9,該裝置主要由缸套10和在缸套10內移動的活塞11組成,當泵在自吸過程中,活塞11在壓縮彈簧12的作用下向左復位,打開回水孔7輸水,一旦完成自吸過程后,泵出口的壓力水通過管道進入缸套10內腔的左腔室,推動活塞11前進,封堵回水孔7,消除泄漏。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回水孔7的通道既能有利于縮短自吸時間又不會在正常運轉時產生泄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兆紅,未經陳兆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79530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