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磁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791615.X | 申請日: | 2016-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6399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5 |
| 發明(設計)人: | 藁科智昭;石田高生;菅野正 | 申請(專利權)人: | 浜名湖電裝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6K31/06 | 分類號: | F16K31/06;F16K27/02;F16K1/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日本靜岡***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磁閥 | ||
電磁閥包括殼體(2)的端管狀部(2a)內的閥腔室,設置在該閥腔室中的、可移動的以打開或關閉入口通道(11)的閥元件(7),可滑動地支撐閥元件的支撐構件(6),接觸閥元件的端部以移動閥元件的軸(4),以及延伸通過閥元件端部的不接觸軸的一部分的壓力釋放通道(13)。閥元件的內腔室(23)在閥元件的打開狀態下通過壓力釋放通道與排放通道(15)相連通,其中在打開狀態下入口通道是打開的,以允許工作流體通過入口通道從上游通道(51)流至下游通道(53)。因此,通過限制用于驅動閥元件的必要力可以減小電磁閥的尺寸。
技術領域
本說明書的內容涉及電磁閥,該電磁閥被用作切換工作流體通道中流路的裝置。
背景技術
在專利文獻(JP 2004-286097 A)中,所公開的電磁閥是能夠切換工作流體流動的流路的裝置。根據該專利文獻的電磁閥,在其非通電時間,工作流體的壓力使得球閥打開流入閥口并關閉排出閥口。在電磁閥通電時,螺線管部中的電磁力使得軸朝向球閥被驅動并按壓該球閥。因此,球閥移動以打開排出閥口并關閉流入閥口。
在上述專利文獻的電磁閥中,當工作流體的供給壓力升高時,施加給球閥的壓力隨之升高。因此,用于驅動軸以關閉連通通道并導致流體從流入通道流到排出通道的必要力可能會變大。為了增強用于驅動軸的力,可能需要較大的螺線管部,并且電磁閥的整體尺寸可能會變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磁閥,該電磁閥通過限制必要的閥驅動力能夠減小裝置尺寸。
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電磁閥包括殼體、入口通道、閥元件、支撐構件、軸和電磁螺線管部。殼體包括適配到通道形成構件的安裝孔的端管狀部,以及位于該端管狀部內側上的閥腔室。該通道形成構件包括上游通道和下游通道,工作流體通過上游通道朝向電磁閥流動,通過下游通道流出電磁閥。入口通道位于端管狀部的內側上,上游通道和閥腔室通過入口通道彼此連通。閥元件設置在閥腔室中以打開狀態或關閉狀態打開或關閉入口通道,在打開狀態下,工作流體被允許通過入口通道從上游通道流到下游通道,在關閉狀態下,工作流體流被阻斷。支撐構件包括固定在端管狀部內側上的連接部,延伸通過連接部的入口通道,具有從連接部的下游延伸的形狀并在軸向方向上滑動地支撐閥元件的軸部。軸在軸向方向上按壓并移動閥元件以使其處于關閉狀態。電磁螺線管部在上游產生用于驅動軸的驅動力。閥元件包括:管狀體,具有按壓抵靠軸的底部并具有接觸軸部的外表面的內表面;壓力釋放通道,延伸通過底部中不與軸接觸的一部分;內腔室,設置在管狀體內側并在閥元件的打開狀態下通過壓力釋放通道與排放通道相連通。
根據所述電磁閥,在工作流體經由入口通道從上游通道流至下游通道的打開狀態下,閥元件的內腔室和排放通道經由延伸通過閥元件的底部的壓力釋放通道彼此連通。因此,閥元件的內腔室中的壓力可以通過壓力釋放通道朝向排放通道被釋放。因此,當工作流體的高供給壓力通過入口通道作用在閥腔室中時,閥元件的內腔室中的壓力也會升高。然而,閥元件的內腔室中的壓力可通過壓力釋放通道被釋放到下游,因此按壓閥元件底部的壓力在下游可以被限制。由于在下游按壓閥元件的壓力可以被限制,通過電磁線圈部產生的用于向上游驅動軸的力可以被減小。由于電磁螺線管部的驅動力可以被減小,流量特性可在不增大電磁閥的情況下得以保證。根據電磁閥,通過限制用于驅動閥元件的必要力,裝置的尺寸減小可以被實現。
附圖說明
依據下述說明、所附權利要求和附圖將更好的理解本發明及其附加的目標、特征和優勢,其中:
圖1是示出根據本公開的示例實施例所述的電磁閥的剖面圖;
圖2是示出根據示例實施例所述的電磁閥的一部分的剖面圖;和
圖3是示出根據示例實施例所述的電磁閥的閥元件的下游端部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浜名湖電裝株式會社,未經浜名湖電裝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79161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