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裝置配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784612.3 | 申請日: | 2016-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7261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于鴻祺;張茂庭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12/06 | 分類號: | H04W12/06;H04W76/14;G06F21/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關暢;王燕秋 |
| 地址: | 中國臺灣高雄市***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裝置 配對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裝置配對方法,特別關于一第一裝置以有線方式講授權信息傳遞至一第二裝置的步驟;首先該第二裝置的連接接口依一連接線與該第一裝置的驗證連接接口電性連接;接著,該第一裝置以虛擬驗證磁盤模式與該第二裝置電性連接;再來,該第二裝置的應用程序存取該虛擬驗證磁盤的驗證信息;跟著,移除連接線使第二裝置與第一裝置電性連接中斷;最后,該第二裝置的該應用程序使用該驗證信息通過該第二裝置的一些無線網絡傳遞至該第一裝置的網絡接口,最后存取該第一裝置;依此,可使當第一裝置為以儲存功能為主的網絡裝置達成簡單安全的取得存取授權,又或當第一裝置為具有藍牙聯機的多媒體裝置可快速的交換聯機信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裝置相互配對方法,特別是指一種以有線連接方式將授權信息傳遞至另一裝置,再以無線方式電性連接交換后續操作信息的裝置配對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化的普及與大眾化,人們利用電子設備帶來的便利造就各式使用習慣及依賴性,也使各類工作信息及私密訊息遺留于各式電子設備中,且個人設備也不適合分享使用。
為使的各類訊息能夠安全保存于各類電子設備,主要便以驗證方式來確保個人隱私,其中驗證方式主要有賬號密碼制、一次性密碼制、實體驗證鎖等等;另外還有用配對方式來確保電子設備間存取的確定性,防止未經授權用戶擅自使用電子設備,例如有Wi-Fi保護設置、藍牙配對等等。
關于驗證或配對的文獻,多個專利如下:
中國臺灣專利TW I519992揭示一種登錄驗證方法以及系統、計算機存儲介質,該方法包括步驟:第一客戶端向登錄服務器發送第一登錄請求,并接收該登錄服務器根據該第一登錄請求返回的原始字符與映像后字符之間的映像關系;第二客戶端根據該映像關系向該登錄服務器發送第二登錄請求,該第二登錄請求中包括根據該映射關系確定的與用戶信息對應的映像后信息。該發明方案是通過兩個客戶端來實現聯合登錄,即便是計算機病毒感染了其中一個客戶端,也無法獲得具體的用戶信息,從而有效提高登錄驗證的安全性,使用戶的用戶信息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中國臺灣專利TW I520653揭示了一種無線安全自動配對方法、聯機建立方法與無線存取點裝置,適用一電子裝置自動配對聯機至一無線存取點裝置,此無線安全自動配對方法包含以下步驟。首先,從電子裝置聯機至無線存取點裝置。從電子裝置傳送網絡標識符至無線存取點裝置。在電子裝置中接收從無線存取點裝置傳送的網絡名稱與密碼。中斷電子裝置與無線存取點裝置之間的聯機。從電子裝置傳送包含網絡標識符、網絡名稱及密碼的聯機要求至無線存取點裝置。最后,通過無線存取點裝置進行建立電子裝置與無線存取點裝置之間的聯機。
中國臺灣專利TW I506987揭示一種通信終端,其包括請求單元、發光單元、檢測單元、攝像單元、解析單元和配對單元。請求單元在用戶開啟通信配對功能時發出配對信號。發光單元在用戶開啟通信配對功能時發特定光。檢測單元檢測是否接收到其他通信終端發出的配對信號,并在接收到其他通信終端發出的配對信號時發出攝像信號。攝像單元響應攝像信號對其他通信終端的發光單元發出的光進行攝像。解析單元解析所拍攝的影像。配對單元判斷所拍攝影像是否包含特定參數,并在所拍攝影像包括特定參數時完成通信配對。
中國臺灣專利TW I467978揭示用于有線或無線通信裝置的安全配對,在一主通信裝置與一外圍通信裝置之間達成,以建立一隨意無線或有線網絡。一唯一關于該周邊裝置的裝置識別顯示于該主裝置上。為了接受該配對,用戶確認該顯示于該主裝置上的裝置識別與印于該周邊裝置上的裝置識別匹配,且接著通過按下該周邊裝置上的一按鍵,或假設近距離無線通信(NFC)技術在這些裝置中實施,則通過將該周邊裝置置放為與該主裝置接觸或與其充分接近而完成該配對程序。因此,在不需要該周邊裝置上的一復雜用戶接口的情況下達成安全配對。
然而,一般方案設備主要仍然以無線傳輸方式交換驗證及配對信息,并未有效排除無線訊號擷取等安全性問題,且各類干擾導致數據交換失敗。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華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78461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