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復配小曲及小曲白酒的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778887.6 | 申請日: | 2016-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9116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9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江師范學院 |
| 主分類號: | C12N1/18 | 分類號: | C12N1/18;C12N1/14;C12G3/022;C12H6/02;C12R1/865;C12R1/685;C12R1/69;C12R1/845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聯(lián)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顧伯興 |
| 地址: | 408100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小曲 白酒 生產 方法 | ||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復配小曲,所述的復配小曲由母曲和酵母組成,所述的母曲中的微生物由黑曲霉、黑根霉、米根霉和米曲霉組成;所述的酵母由產酯酵母和釀酒酵母組成;所述的黑曲霉、黑根霉、米根霉和米曲霉的重量比為14:2:3:1;所述的母曲與產酯酵母的重量體積比為100g:20ml;所述的母曲與釀酒酵母的重量體積比為100g:10ml;所述的產酯酵母和釀酒酵母中的酵母數均不小于1×108個/mL。本發(fā)明的復配小曲具有如下技術效果:1.本復配小曲產酒能力有所提升,2.產酯能力強,3.通過氣相色譜分析可知,產生的風味物質的數量和種類比一般小曲增加較多。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復配小曲及小曲白酒的生產方法,屬于釀酒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小曲酒存在出酒率不高、放香不足的問題,本質在于釀酒微生物不能很好地發(fā)揮其作用。傳統(tǒng)小曲酒生產工藝僅僅是從幾個優(yōu)良菌株出發(fā),添加糖化力高的霉菌和高發(fā)酵力的酵母。這種簡單復配制得的小曲,其出酒率及放香必然不足。
傳統(tǒng)麩曲白酒生產工藝主要使用黑曲霉作糖化劑,出酒率較高。黑根霉的糖化力最強,黑曲霉糖化力強,持續(xù)性好,出酒率高且耐酸,而米曲霉糖化快,不耐酸,糖化持續(xù)性差。在采用野生原料時,由于黑曲霉具有較多的單寧分解酶,能分解原料中的單寧,以減少對發(fā)酵的影響,因此用黑曲霉做糖化劑更適應。而從白酒質量考慮,黑曲霉所含酶系較雜,成品酒口感較差;米曲霉能抑制雜菌,且酸性蛋白酶和淀粉酶活高,生長速度快,蛋白質分解酶較多,成品酒風味足,酒質更高。因此,為了兼顧兩者優(yōu)點,解決酒率與生香之間的矛盾,應將其分別培養(yǎng)制曲,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
近年來,釀酒微生物的篩選、菌種選育及小曲復配等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菌落組成上也變化巨大。
黑根霉菌絲無隔,菌落呈黑灰色,雌雄異株,菌絲為白色、無隔多核,多呈絮狀。米根霉是中國酒曲中的重要霉菌之一。根霉在釀酒生產上扮演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生長過程中除了能產生大量的淀粉酶、蛋白酶,而且還能產生檸檬酸、乳酸、琥珀酸等有機酸。所以,在一定的條件下能產生乙酸乙酯、乳酸乙酯等風味物質。
曲霉是白酒釀造中一大類微生物,在白酒生產中占的霉菌種類最多。有著比較強的耐熱性,且能產生少量高酶活性的水解酶類,如糖化酶、淀粉酶、蛋白酶等。由于發(fā)酵過程中環(huán)境呈酸性,所以曲霉主要分泌酸性水解酶類,使曲霉能在酸性環(huán)境下正常生長繁殖代謝,及時地催化水解原料中的淀粉和蛋白質,提供后續(xù)發(fā)酵所需的材料。其中米曲霉與黑曲霉是酸性蛋白酶和α-淀粉酶的重要來源,這兩種酶在發(fā)酵過程的酸或強酸性條件下還能發(fā)揮作用,能產生酶活較高的糖化酶。
目前,小曲酒制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國內。小曲酒因用曲量少、發(fā)酵周期短、淀粉出酒率高、原料選擇廣泛及工藝設備簡單等特點,在我國的南部、西南地區(qū)以及城鄉(xiāng)小作坊中均有分布。上個世紀30年代初,方心芳利用霉菌制作麩曲進行釀酒,但是未能得到推廣。新中國成立后,原地方工業(yè)部組織總結了《煙臺釀制白酒操作》,以“麩曲酒母,合理配料,低溫入窖,定溫蒸燒”為操作要點。麩曲白酒釀造中最重要的是曲霉和酵母的糖化發(fā)酵共同作用,整個白酒發(fā)酵的工藝條件,都取決于曲霉和酵母的生理特征。優(yōu)良霉菌的選用對白酒生產具有重大影響。山東臨沂酒廠作為第一個全國新工藝白酒試點提高出酒率。目前,不同酒廠使用的用以制作霉菌麩曲的菌種不同,部分酒廠自己從曲藥中分離篩選,部分直接從其他制曲廠購買。其中米曲霉、黑曲霉等均可直接作為制備麩曲的菌種。篩選優(yōu)良霉菌菌種一般是以糖化酶活力高,生長性能好為指標選取為最佳菌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江師范學院,未經長江師范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77888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