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拉拔式解鎖復位機構的光模塊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769838.6 | 申請日: | 2016-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8626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克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旭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10/40 | 分類號: | H04B10/40;H04Q1/02 |
| 代理公司: | 蘇州威世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楊林潔 |
| 地址: | 215123 江蘇省蘇州市工***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拉拔 解鎖 復位 機構 模塊 | ||
本申請揭示了一種基于拉拔式解鎖復位機構的光模塊,拉拔式解鎖復位機構包括相互配合的殼體及拉環,殼體上安裝有鎖塊和復位組件,鎖塊與殼體通過一第一軸體可旋轉安裝,鎖塊包括主體部、位于主體部一端的卡扣部、及位于主體部另一端的連接部,連接部與拉環相連,拉環的一端沿殼體的縱長方向滑動連接于殼體上;外力作用時,拉環沿殼體的縱長方向運動,拉環帶動連接部以第一軸體為軸轉動,卡扣部在連接部的帶動下繞第一軸體轉動以實現解鎖;外力取消時,復位組件驅動拉環回到初始位置,拉環帶動連接部以第一軸體為軸轉動,卡扣部在連接部的帶動下繞第一軸體轉動回到初始位置以實現復位。
技術領域
本申請屬于光通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拉拔式解鎖復位機構的光模塊。
背景技術
在光通信系統中,光模塊已成為通信系統的模塊化單元,并且隨著通信業務的多樣化及通信可靠性的提高,智能化光收發模塊為新一代光纖通信系統的實現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光模塊在電光及光電轉換的基本功能的基礎上逐步向高速率、小型化、熱插拔和智能化方向發展。隨著光通信系統向高速率、高容量的方向發展,設備的外部接口密度也不斷增加。因而,作為系統設備的外部接口部件,光收發模塊向小型化發展的必要性越來越迫切。
為了在單位區域內增多光模塊的數量,就需要將機架中的光模塊呈堆棧狀排列,以便在有限的空間中獲得最多的光模塊數量,相應的每個光模塊的操作空間需要盡可能的減小,這就需要有更加完美的解鎖復位機構,所以每一個光模塊都設有一解鎖復位機構將非常有利于模塊的插拔操作。目前有許多光模塊用戶要求小型光通訊模塊使用拉拔式解鎖機構,但這種結構對空間的要求較大,很難在小型模塊上實現。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一種基于拉拔式解鎖復位機構的光模塊,所述拉拔式解鎖復位機構包括相互配合的殼體及拉環,所述殼體上安裝有鎖塊和復位組件,所述鎖塊與所述殼體通過一第一軸體可旋轉安裝,所述鎖塊包括主體部、位于主體部一端的卡扣部、及位于主體部另一端的連接部,所述連接部與所述拉環相連,所述拉環的一端沿所述殼體的縱長方向滑動連接于所述殼體上;
外力作用時,所述拉環沿所述殼體的縱長方向運動,所述拉環帶動所述連接部以所述第一軸體為軸轉動,所述卡扣部在所述連接部的帶動下繞所述第一軸體轉動以實現解鎖;
外力取消時,所述復位組件驅動所述拉環回到初始位置,所述拉環帶動所述連接部以所述第一軸體為軸轉動,所述卡扣部在所述連接部的帶動下繞所述第一軸體轉動回到初始位置以實現復位;
其中,所述連接部為設于主體部兩側的第二軸體,所述拉環上對應安裝有用于收容第二軸體的收容槽,所述第二軸體在收容槽中相對運動以驅動鎖塊以第一軸體為軸轉動。
一實施例中,所述鎖塊的主體部與殼體上對應安裝有第一軸體及收容部,所述鎖塊與殼體通過收容部中的第一軸體可旋轉安裝。
一實施例中,所述拉環包括拉拔部及與拉拔部相連的安裝部,所述安裝部包括第一安裝部、以及位于第一安裝部中間的第二安裝部,所述第一安裝部位于殼體的兩側面,第二安裝部位于殼體的上表面,所述收容槽設于第二安裝部上。
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裝部呈凹陷狀設置以收容鎖塊中的部分主體部,所述收容槽設于第二安裝部對應的兩側。
一實施例中,所述拉拔部為塑膠材質,安裝部為鈑金材質,所述拉拔部的拉拔方向為殼體的縱長方向。
一實施例中,所述殼體上平行設置有限位部,所述第二安裝部在限位部之間運動。
一實施例中,所述殼體的上表面設有用以對第二安裝部進行限位的止擋部,所述復位組件為固定安裝于止擋部和第二安裝部之間的復位彈簧。
一實施例中,所述收容槽與拉環的拉拔方向傾斜角度為0~90°。
一實施例中,所述殼體上設有蓋板,所述蓋板至少覆蓋部分鎖塊但未覆蓋鎖塊上的卡扣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旭創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旭創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76983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Linux內核內存泄露的檢測方法
- 下一篇:外接電連接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