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稠油井內源微生物提高單井產量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763517.5 | 申請日: | 2016-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9530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3 |
| 發明(設計)人: | 曹功澤;張本華;郭遼原;湯曉東;劉濤;汪剛躍;趙鳳敏;胡婧;孫剛正;吳曉玲;李彩風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21B43/22 | 分類號: | E21B43/22 |
| 代理公司: | 濟南日新專利代理事務所 37224 | 代理人: | 劉亞寧 |
| 地址: | 257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油井 內源 微生物 提高 產量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三次采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稠油井內源微生物提高單井產量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試驗油井內源微生物檢測;試驗油井的篩選;試驗油井激活劑的篩選;激活劑注入量的確定;激活劑現場注入工藝的確定;試驗油井現場試驗。本發明具有投資成本低,實施工藝簡單,無油井出砂、套管損壞情況;本發明能大幅度降低稠油粘度,改善原油的流動性能,又能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張力,降低油水的流度比,具有有效期長,有效期超過20個月,增油效果好,單井日增油幅度超過50%,投入產出比大于1:3。因此,本發明是一種經濟和有效的提高稠油井產量的方法,可廣泛地應用于稠油井單井吞吐采油技術中。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三次采油的方法,特別涉及一種稠油井內源微生物提高單井產量的方法。
二、背景技術
我國陸上稠油資源占石油總資源量的20%以上,全國稠油資源量約為198.7億噸,探明的稠油地質儲量約為20.6億噸。稠油油藏的原油產量達到了總原油產量的7%,稠油開發已經成為我國原油開采生產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隨著輕質油開采儲量的減少,稠油開采所占的比重將會不斷增大。
稠油由于瀝青膠質含量高,蠟質含量少,因而粘度高,流動困難,開采難度很大,目前,蒸汽吞吐技術是我國目前稠油開采的主要方法,全國約有80%的稠油產量是靠蒸汽吞吐獲得的。但是,蒸汽吞吐技術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生成蒸汽成本高,尤其在水資源短缺和水價昂貴的地區,水處理費用高;由于注蒸汽,油井熱損失、出砂、套管損壞等情況較嚴重,影響到油井利用率和工藝措施的實施;隨著蒸汽吞吐輪次的增加,近井地帶含水上升,消耗掉大部分蒸汽熱量,熱能有效利用程度變差,導致蒸汽吞吐效果變差;部分非熱采完井的稠油井,無法進行注蒸汽。
經文獻檢索,申請號為“201410455336.7”,名稱為“一種用于稠油井的微生物和CO2復合單井吞吐采油方法”的專利公開了一種用于稠油井提高單井產量的方法:試驗油井的篩選;篩選微生物及其營養物;將微生物及其營養物注入試驗井地層;注入液態CO2;試驗油井關井;試驗油井開井生產。但是,該申請存在以下缺點和不足:(1)由于注入的CO2水竄嚴重,實際溶于稠油中的量有限,導致降粘效果不佳;(2)由于CO2具有腐蝕性,因此,在原油的開采過程中,不斷地有CO2的溢出,容易造成油管、輸油管線的腐蝕;(3)本發明采用外源微生物提高單井產量,由于篩選的外源微生物油藏適應性較差,因此,現場試驗效果受限。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稠油井內源微生物提高單井產量的方法。本發明利用激活油藏內的嗜烴菌,將稠油中的重烴組分降解成小分子物質,這種生物降解作用降低了原油的粘度,改善原油的流動性能;同時,利用激活油藏內的產生物表面活性劑功能菌,通過其代謝產物的作用降低油水界面張力,進而降低油水流度比。通過上述兩類功能微生物的綜合作用提高稠油井的產量。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稠油井內源微生物提高單井產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試驗油井內源微生物檢測
試驗油井內源微生物檢測,檢測的菌包括嗜烴菌和產生物表面活性劑的功能菌。
所述的嗜烴菌為烴類氧化菌、微球菌和節桿菌中的一種或以上。
所述的產生物表面活性劑的功能菌為假單胞菌、芽孢菌和地芽孢桿菌中的一種或以上。
(2)試驗油井的篩選
試驗油井的篩選標準為需要符合下面兩個條件:油井溫度<100℃,原油粘度<10000mPa.s,地層水礦化度<100000mg/L,滲透率>50×10-3μm2;試驗油井中存在嗜烴菌和產生物表面活性劑的功能菌,且菌濃均大于1.0×102個m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76351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