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聚硅氮烷?二氧化鈦復合氣凝膠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762477.2 | 申請日: | 2016-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7901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13 |
| 發明(設計)人: | 劉洪麗;鄧青怡;李洪彥;李婧;李亞靜;劉志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城建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20/26 | 分類號: | B01J20/26;B01J20/28;C02F1/28;B01J20/3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創智天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 地址: | 300384***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聚硅氮烷 氧化 復合 凝膠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聚硅氮烷-二氧化鈦復合氣凝膠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驟進行:
步驟1,將聚硅氮烷先驅體分散于甲苯中,依次加入鈦酸四丁酯和二乙烯基苯,迅速攪拌均勻得到混合稀溶液,將上述混合稀溶液轉移至水熱反應釜中并密封,將盛有混合稀溶液的反應釜置于160-200℃干燥箱中反應1-6h后,冷卻到室溫20-25℃,得到濕凝膠,將上述濕凝膠放入盛有甲苯的燒杯中,靜置24-36h;
步驟2,將步驟1產物轉移至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裝置中,于液態二氧化碳中浸漬0.5-2.0h,然后進行超臨界干燥后,即得到聚硅氮烷-二氧化鈦復合氣凝膠材料;
所述聚硅氮烷—二氧化鈦復合氣凝膠材料的密度為0.05-0.20g/cm3,孔隙率為85-98%,比表面積為400-500m2g-1,導熱系數為0.015—0.028W/mK;孔徑分布均勻,為2-100nm介孔材料;
在步驟1中,聚硅氮烷先驅體為4—10重量份、分散聚硅氮烷先驅體的甲苯為4—10重量份、鈦酸四丁酯為0.5-2.5重量份、二乙烯基苯為4-8重量份,聚硅氮烷是線性結構,主鏈由Si、N原子相間而成,結構中有Si-H鍵,并有乙烯基側鏈,其摩爾質量為800—1500g/mol;在步驟2中,超臨界干燥的條件為:干燥溫度為40-50℃,干燥壓力為5-10MPa,干燥時間為5-9h。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硅氮烷-二氧化鈦復合氣凝膠材料,其特征在于,聚硅氮烷先驅體為5—8重量份、分散聚硅氮烷先驅體的甲苯為5—8重量份、鈦酸四丁酯為1-2重量份、二乙烯基苯為5-6重量份,聚硅氮烷摩爾質量為1000—1200g/mol。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硅氮烷-二氧化鈦復合氣凝膠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步驟1中,所述盛有混合稀溶液的反應釜在180—200℃的干燥箱中反應2-5h;濕凝膠放入燒杯中,以甲苯浸沒濕凝膠,靜置25—30小時。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硅氮烷-二氧化鈦復合氣凝膠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步驟2中,步驟1產物于液態二氧化碳中浸漬時間為1—1.5h。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硅氮烷-二氧化鈦復合氣凝膠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步驟2中,超臨界干燥的條件為:干燥溫度為45—48℃,干燥壓力為8-10MPa,干燥時間為6-8h。
6.聚硅氮烷-二氧化鈦復合氣凝膠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驟進行:
步驟1,將聚硅氮烷先驅體分散于甲苯中,依次加入鈦酸四丁酯和二乙烯基苯,迅速攪拌均勻得到混合稀溶液,將上述混合稀溶液轉移至水熱反應釜中并密封,將盛有混合稀溶液的反應釜置于160-200℃干燥箱中反應1-6h后,冷卻到室溫20-25℃,得到濕凝膠,將上述濕凝膠放入盛有甲苯的燒杯中,靜置24-36h;
步驟2,將步驟1產物轉移至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裝置中,于液態二氧化碳中浸漬0.5-2.0h,然后進行超臨界干燥后,即得到聚硅氮烷-二氧化鈦復合氣凝膠材料;
在步驟1中,聚硅氮烷先驅體為4—10重量份、分散聚硅氮烷先驅體的甲苯為4—10重量份、鈦酸四丁酯為0.5-2.5重量份、二乙烯基苯為4-8重量份,聚硅氮烷是線性結構,主鏈由Si、N原子相間而成,結構中有Si-H鍵,并有乙烯基側鏈,其摩爾質量為800—1500g/mol;在步驟2中,超臨界干燥的條件為:干燥溫度為40-50℃,干燥壓力為5-10MPa,干燥時間為5-9h。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硅氮烷-二氧化鈦復合氣凝膠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1中,聚硅氮烷先驅體為5—8重量份、分散聚硅氮烷先驅體的甲苯為5—8重量份、鈦酸四丁酯為1-2重量份、二乙烯基苯為5-6重量份,聚硅氮烷摩爾質量為1000—1200g/mol;所述盛有混合稀溶液的反應釜在180—200℃的干燥箱中反應2-5h;濕凝膠放入燒杯中,以甲苯浸沒濕凝膠,靜置25—30小時。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硅氮烷-二氧化鈦復合氣凝膠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2中,步驟1產物于液態二氧化碳中浸漬時間為1—1.5h;超臨界干燥的條件為:干燥溫度為45—48℃,干燥壓力為8-10MPa,干燥時間為6-8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城建大學,未經天津城建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76247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